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956 2
2017-12-02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经济学者们运用经济学公理给出了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者们根据他们的经济人理性公理给出的解释是:三个和尚的协商成本太高,所以解决不了三个和尚喝水的难题。
     经济学者或经济学家们也往往是依次隐喻公有制是无效率的,是错误的。
     经济学者们给出的解释看似正确科学的,其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三个和尚都没水喝,寺庙里那么多的和尚就更不行了,然而,如果寺庙连喝水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寺庙还能够存在吗?
      其实,三个和尚没水喝只不过是一个夸张的寓言故事,而并不是真实的事实。
      经济学者或经济学家们只会根据他们的经济学研究经济,按照他们的经济学,中国早就应该不行了,甚至是崩溃了,然而中国却创造出经济发展的世界奇迹。
     经济学家们根本不懂真实的经济,根本不会研究真实的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2 16:39:11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但是并非是真理!只是一种情况而已。经济学个人为不是线性的,而是总会出现多个“解”。

3个和尚觉得属于管理问题,集权和分权的问题!3个和尚权利一样的就出现扯皮,如果有一个是说了算的大师兄有相应的权责,

不会出现出了问题各打50大板的情况。

不过在庙里面,更多是“宗教”教化引导,也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软实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 17:00:45
占领华尔街 发表于 2017-12-2 16:39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但是并非是真理!只是一种情况而已。经济学个人为不是线性的, ...
   “经济学认为个人行为不是线性的,而是总会出现多个“解”。这完全是荒唐的。
  在现实中,你给出有多个“解”的个人行为。
    我遇到的经济学家都是“墨索里尼,总是有理”,总是采用某种托词回避对问题的解释。为什么群体和尚能够在一起,能够解决他们的喝水问题?请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还有对与此相关的现象或问题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