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01 3
2009-11-13
2009年11月13日 05:2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看我们3个坐在台上,快70岁了还在工作,你们是否打算到这个年纪还继续工作?我知道,在中国,很年轻就要退休。”代替另两名诺奖得主,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向台下近300名学生发问。
  昨日上午,清华科技园一大型会场内座无虚席。台上,端坐着3名诺奖得主———丹尼尔•麦克法登、埃德蒙•菲尔普斯和詹姆斯•莫里斯,每个人都鬓发斑白;台下是近300张年轻的面孔,来自清华、北理工等高校以及十一中学的学生。这是诺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首都学生与诺奖大师面对面”活动现场。掌声,笑声,每到精彩处,未及翻译员开口台下已有反应。提问环节,绝大多数学生都弃用翻译,直接用流利的英语与大师们交流。
  “快到70岁是否还应该工作?”詹姆斯•莫里斯表示,这是他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对于我来说,一个人工作的黄金时间是20岁到50岁。”一名女孩表示,50岁以后是享受人生的过程,或去旅游或做其他休闲的事情。另一名来自清华的男生更为直接,“我认为60岁以后应该过悠闲的生活,看看书比较好。”
  “介绍一下我的职业生涯,也许对你们有帮助。”3位大师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成长历程,也曾迷茫,考大学时不清楚该选哪个学科;也曾迟疑,就业时不知道哪个领域适合自己……3人有很多共同点,他们向年轻人提出了相同的告诫———多读书。(记者王姝)
- 精彩提问
  “80后”没有被宠坏
  学生:你如何看待中国新的一代?有些人认为“80后”是麻烦制造者。
  詹姆斯•莫里斯:我在香港有中国的博士候选人,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是被宠坏的,他们非常优秀。
  但他们有一些特点值得注意,这些特点也许跟香港这座城市有关系,而不是和中国内地有关。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感兴趣,希望获得最好的工作,也就是薪水高的工作,所以只关心学校帮助他们得到最好工作的那些东西,我不希望你们(北京学生)也这样。
  择业不要扎堆京沪
  学生:金融危机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有什么影响?
  詹姆斯•莫里斯: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在找工作非常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一些人不会马上找到工作,他们也许应该到乡村教书。
  中国更加关注城市的生产和消费,而农村是未来广阔的市场。应该有远见,预见到自己的未来。中国的大城市太大了,离开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到别的地方工作,这样会使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人民币可成为贸易货币
  学生:人民币的竞争力如何?
  詹姆斯•莫里斯:各国货币最后集中成一种货币,是一个缓慢过程。比如法国和德国,他们取得了一些平衡。中国在亚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日之间经济差不多,使用同样的货币生活更方便,但这需要长期的过程。
  丹尼尔•麦克法登: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在近期不会发生,更有可能的是中国的货币会成为一种主要的、事实上的贸易货币。通过自然经济力量,推动人民币的发展和贸易关系的发展。(记者 王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3 12:09:38
多读书实在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3 12:14:43
谢谢共享多读书实在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3 12:16:03
俺昨天正在现场,感觉不怎么好啊  前几次的讲座应该是比较有水平的。昨天就是聊天一样的,没有太多的新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