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763 2
2009-11-16
对经济学的超多门派实在没法都知道,不过我想没有经济学派是叫做“德礼”吧!
其实,真正想问的是有没有朋友知道,除了社会主义经济学外,有那些西方经济学家/经济学门派有认真研究过以下这种现象和相关的政策应用:

“小红是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先锋,他绝不会侵权从网上下载有版权的音乐,只会俭吃减用储钱买他喜爱的正版光盘。可是小红他爸也是一样的老实人,所以小红根本上不可能有足够的零钱买他喜爱的音乐光盘。为此,小红长期觉得很痛苦。

终于有一天,小红决定不再追随亚当斯密,改投 Johnny Kong 的门下。按老师的教诲,透过改变自己的效益曲线来消除痛苦,提升快乐。

具体方法是小红认真学习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熏陶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使自己听古典音乐时会产生跟听张靓颖一样高的陶醉。

这个方法对别人是否有效不得而知,但对小红这样天生优秀的红五类就很成功。从此以后,小红就不用再受上述的求不得苦,可以天天泡网吧下载没有版权的古典音乐来享受,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题目叫”德礼“经济学是源自以下的古例启发。小红的例子是娱乐化了的通俗描述:

《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6 21:48:47
这其实是一个固定的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满足问题,小红无非是在改变自己的关于古典音乐和正版流行音乐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随着小红的努力,古典音乐的替代性越来越强,使得固定预算约束能达到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越来越高。如此而以。
也就是说,预算约束不能改变,只好通过改变效用函数来提高自己的效用满足。环境不能改变,就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6 21:57:28
印象中贝克尔的研究应该能覆盖上述内容,具体记不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