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xt 发表于 2014-11-24 02:00:29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
xiaxt的上述帖子,是他对马克思理论的一些疑惑不解、误会误解,并不构成批驳、否决。而且,他在行文上,内容比较庞杂,逻辑也不够清晰。
所以,对他的帖子,我就不进行直接辨析了,不进行具体批评了。
下面,我正面谈一下有关的观点:
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产品。
人类劳动,是人类产品的量具和数量。人类产品,也是人类劳动的量具和数量。2者是对等关系。
人类劳动过程量=人类产品形成量,简称:劳动量=产品量。
以上,是个别劳动与个别产品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劳动与具体产品之间的关系。
那么,无差别社会劳动是什么呢?
个别劳动之间,无论有没有差异,是完全可以加总,也容易加总。
个别产品之间,无论有没有差异,是完全可以加总,也容易加总。
个别劳动之和=社会劳动=社会产品=个别产品之和。
个别劳动,在加总之前和加总之后,都各具自身形态。
同时,加总之后,还有均匀均质形态,好比个别劳动们被混合均匀了。
个别产品,在加总之前和加总之后,都各具自身形态。
同时,加总之后,还有均匀均质形态,好比个别产品被混合均匀了。
即有:
社会劳动=各具形态的个别劳动之和=社会劳动(不混合均匀的)=社会劳动(可混合均匀的)
社会产品=各具形态的个别产品之和=社会产品(不混合均匀的)=社会产品(可混合均匀的)
上述,就有全社会整体来看,无差别的社会劳动和无差别的社会产品,且二者对等。
亦即,无差别社会劳动,无差别社会产品,无非就是加总而已。只要加总,就有总体形态,其中之一即均质均匀态。
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是什么呢?
因为,个别劳动是各行各业的,分属于各行各业。
则有,行业内的个别劳动之和=社会必要劳动=行业劳动=行业产品。
则有,全社会所有个别劳动之和=各行业个别劳动之和=各行业社会必要劳动之和=行业劳动之和=社会劳动=社会产品。
亦即,社会必要劳动,不过是对行业内个别劳动的加总而已。在行业内,无差别的均质均匀劳动就是社会必要劳动。
那么,无差别的社会劳动,马克思又叫做价值。
那么,无差别的社会劳动,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东西呢?很简单,就是产品的量具和数量,就是无差别社会产品的量具和数量。不过如此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用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来计量无差别的社会产品呢?因为,全社会所有个别产品的加总,即各行业个别产品的加总,加总之后,得到的是相对量,不是绝对量,不是标准量。好比说,设一座大山是100,设一座小山是50,设一座高楼大楼是5,那么加总后是100+50+5=155,可是,这个明确加总出来的155到底是多少呢?不知道,不清楚,所以啊,就需要用标准千克来计量,需要用标准砝码来计量。在这里,这个标准千克,标准砝码,那就是无差别的社会劳动。
那么,无差别社会劳动,作为无差别社会产品的标准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无他,那就是无差别社会产品的量,也是全社会个别产品的总量,不过如此而已。
显然,任何交换,任何价格,那不过是从这个产品总量当中,用钞票来当铲子,分别铲取一部分而已。
那么,大宗钞票好比大铲子,小宗钞票好比小铲子,对着社会的产品总量,一铲子下去,铲取了一些产品放到一边,就地丢掉了铲子,这就叫交换,就叫价格了。不过如此而已。
其实,无差别的社会劳动,不光是社会产品的量,而且也是货币的量。
无差别的社会产品,叫做通货,是通用的货,是一般化的货,是无差别的货。
那么货币,就是通货的外在的独立的货票而已。
那么货币,不过就是用来表达社会产品的量而已。
而无差别的劳动,又是社会产品的量具和数量,所以,进而也是货币的量具和数量。
不过如此而已。
社会的产品,有量。
劳动,计量上述产品量。
货币,铲取上述产品量,表达上述产品量。
整个社会经济运动,其中包括交换、价格,也就这点事情,就这三个量。
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