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性通胀及对经济的危害黄焕金人们对通胀的认识,往往从CPI等事先按一定组合设置好的数据模式来判断。这样的判断所得出的通胀,我们可以称之为对称性通胀,即通胀即指所有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时以同样比例上涨,或者CPI所关涉到的商品价格同时出现同样比例的上涨。但是,非对称性通胀则不同,它认为通胀并不一定是所有商品价格同比例地上涨,它的意义是指:有些商品价格上涨得很快,而有些商品价格上涨比较慢,甚至不上涨。实际上,我们从历次经济危机中看到,对经济危害最大的,往往不是对称性通胀,只需非对称性通胀,就足以危害经济,使经济陷于衰退甚至萧条。比如,1929年是股市上涨过快而引起危机,今次次贷危机则是美国房市的问题,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而导致危机。所以。造成危机的通胀,并不一定是对称性通胀,只需非对称性通胀,就足以破坏市场经济了。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通胀从根本来说,仍然是货币过多所造成的问题。而过多的流动性货币,它并非均匀地分布与作用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行业中的。这些流动性是非对称地主要分布与作用于某些行业,而对其它行业的作用不太大。它主要作用于什么样的行业呢?什么行业薄弱,即什么行业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这些过度流动性就集中作用于什么行业,从而在这些行业中形成“价格上涨—投机---价格上涨…”的循环,这个循环一直把这个行业的价格上升到无以维持的程度,并最终下跌,经济危机就在过高价格的不断下降中暴发出来。在这过程中,即在价格上涨与下跌的过程中,有许多资金卷入进来并产生亏损,而一旦这种亏损危及到金融业的稳定,那么金融危机就产生了。可见,只需一个行业,就可以搞翻整个经济,只要一些吸纳资金量非常大的行业出现高度地投机泡沫,那么,无论其它行业的物价是否出现通胀现象,都足以将整个经济搞翻。而在近现代的历史中,股票与房地产行业最容易出现问题。根据上面所说的“非对称性通胀”观点,无论其它行业是否出现通胀现象,只要在股市屿房市中出现投机泡沫并且越来越大,那么,整个经济的危险就很容易出现了。目前,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又再出现房地产行业的价格过快上涨问题。这样,根据非对称性通胀,这已经足以将整个经济搞翻,因此不应该对此忽视。许多人都认为,CPI等指标并未出现明显上升,只有局部的房地产、股市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现象,因此,不需要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货币还是大量放出,还是过度宽松。如果这样的话,单单股市或房市的泡沫破灭,就足以对整个经济构成全面的损害直至全面的经济危机。这种非对称性通胀对宏观经济确实提出了更艰难的问题,对宏观经济掌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货币畸形性的过度集中于某个行业而使之过热,既使其它行业得不到货币的有效供应而趋于冷落,又使整体经因单一这个过热行业的问题而导致损害。这种因货币畸形集中而产生的行业之间的过热与过冷,是决策层非常头痛的事情。它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收缩,或者是中性?如果宽松,那么那个过热行业肯定会更加过热,前面说了,单纯一个行业的这种过热,就足以把整个经济搞翻。相反,如果收缩,防止得了过热行业,但却更加不利于原先过冷行业的复苏了。如果是中性货币政策,那么就等于维持现状了,这又不是决策层所满意的状况。因此,宏观经济掌控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防止货币的畸形集中,使货币在所有行业中的分布比较均衡。尤其是防止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因为这是多次重大经济危机的“策源地”。如何防止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呢?就是要有效加大商品房的供应,以杜绝因房价上涨而招引过多投机资金的介入。而避免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则是“中国特色”房地产行业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由于能够从卖地与房地产各种税费中获得很大收入,所以通过控制土地出让等方式维持高房价。这是非常成问题的,因为它实际上破坏了整体经济的宏观平衡,破坏了货币在各个行业中的分布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