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2136 1
2018-02-02
问题一:在做结构方程的情况下,根据MI修正了结构方程后,基本上所有指标都满足,但是除了AGFI这个指标仅有0.836这样,所以不知道国内是怎么评判这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我查阅了很多文献,台湾那边有学者认为只要大部分满足,就足以说明这一结构方程模型尚能接受,其他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问题二: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暂时放弃了结构方程模型这一部分,改为进行回归分析。但是本人在这一块只是略懂一二,毕竟只是个普通211的专硕,所以造诣没有那么深入。在这里出现了个问题,在做回归时,假如用的是题项加总平均的办法,1个因变量外加5个自变量,最后输出的模型中,5个自变量中有4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不显著,这该怎么解释。论文用的是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这个不显著的自变量就是其中基础的“态度”因素,因此我很纠结,是否应该将其剔除出回归方程,然后解释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态度“在本次研究中存在着什么之类或者实际上云云之类的解释。(希望大家能帮我提供的解释的思路方向,谢谢。)
问题三:由于问题二的出现,我考虑到了用因子得分进行回归的办法,麻烦大家看下我的步骤对不对,这一块我刚学,可能理解上会有误差——1、分别对1个因变量和5个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为1,(旋转部分,这里我按下了最大方差法,不知道这一步骤对不对或者有没有影响。) 2、因变量没有问题,得出得分;自变量中出现了点问题,依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办法,剔除了两个跨因子的题项后,再次因子分析,得出得分  3、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的是逐步回归,然后得出了下图的结果,麻烦大家看看该回归方程有没有啥问题,谢谢。
G[MWX[V(11I_3OAJE2P~02E.png QL(9@Y(SYWJ]BT01TGOG.png @9CPP)HRQ_RV]9QJ@~J@OFI.png 0DH0K01FTG92S7Y[B`AX8.png Y[FNMZ68LVAH9C]VSG9L9$C.png S~PQY_(}O54F}O{W[T@[~7Y.png ~I}D{%T3GT7Z@OW)%A[0%Y0.png
最后,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用题项加总平均的办法和因子得分的办法,两者构成的回归不太一样,例如题目二中的不显著”态度“,这里就变成显著了(因素1),这时,应该怎么办?(如果回归是正确的话)是否优先考虑使用哪一个回归办法?感谢,由于看了好几本书,上面只是略有提到,并没有太详细,所以我比较吃不准,纠结中。
问题有些多,谢谢大家啦,万分感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2-4 11:01:28
论坛里的各位大佬,帮个忙回答下吧,虽然问题看起来很多,应该都是初学者会忽略的一些常识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