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昨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由此,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重拳砸向了建材业。《通知》要求,即日起对9月底前未开工项目全面停建清理,重新审核后方可决定留存,清理工作今年年底前要完成。 《通知》明确指出了清理范围,其中,水泥为今年9月30日前尚未投产的在建项目、已核准未开工项目(含水泥熟料线和粉磨站);平板玻璃为今年9月30日前尚未点火的在建项目、已备案未开工项目。
此前,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抑制产能过剩的四个原则、九项措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保增长中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若干意见》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个行业确定为调控和引导的重点。
目前我国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产能6.2亿吨,另外还有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产能2.1亿吨。这些产能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吨,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能将严重过剩。通知还指出,目前我国各地还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产能将超过8亿重箱,产能明显过剩。
根据《通知》要求,此次清理内容包括:在建项目重点审查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各项审批手续是否齐备,建设内容与申报内容是否一致。
与此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已核准未开工项目要清查“是否符合国家和区域规划布局要求,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银行贷款承诺函等项目核准所必须的相关材料。”
《通知》还要求,清理时,水泥项目要提交石灰石矿山开采许可证;平板玻璃项目则应符合发改委等六部委文件和平板玻璃准入条件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关于清理水泥和平板玻璃现有在建项目和未开工项目的通知一出,众多上市公司正在建设的水泥项目可能不得不“急刹车”。
近两年来,不少上市公司都通过增发或配股的方式募集资金,投向水泥生产线项目。虽然不少公司也在完成募资之前便通过自有资金开始上马建设,但至今尚未披露投产公告,或可视同为尚未投产。如此一来,也在被清理之列。
市场人士分析,由于一些公司今年年中才筹备这些项目开建,估计目前竣工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也有公司虽然在去年便开始筹备水泥项目,但由于资金问题到今年开解决,或许项目至今也未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