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8-5-4 06:45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新充实挑战| |公告【想成为牛人】|
阅读1小时,总计488小时,第455日。
阅读《稀缺》至82%
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穷人们无法选择不去过贫穷的生活。决定破罐破摔、肥胖到底的节食者和决定放弃雄心壮志的忙碌人士,根本不能与穷人所遭遇的困境相提并论。没有人会认为,印度乡下的穷人只要少一些欲望,就能适应金钱稀缺所带来的窘境。一些最基本的欲望,比如穿衣、远离疾病的威胁以及为逗孩子笑而买一两件廉价的玩具,都是很难抛开不顾的。在强制性稀缺中,穷人并非是独自在战斗。被严重疾病困扰的节食者、极度孤独的人以及那些打两份工才能付得起房租的繁忙人士,面对稀缺都别无他选。可见,自由裁定能力的缺乏会导致一种极端形式的稀缺。
累得要死的一天结束后,你就想在家里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可孩子们却在兴致勃勃地看动画片。电视机的声音没有那么大,但足够吵到你脆弱的神经。你恳求孩子们把电视机关了,心下暗自庆幸自己的语调还算柔和。但孩子们却回答说,现在是他们看动画片的时间。你曾经答应过,如果他们做完作业,就可以在这个时间段看电视,而且他们的确也已经把作业做完了。你迟疑了片刻,但噪声还是太大了。于是你爆发道:“赶快把这个破玩意儿关了!”后来,你对此感到懊悔。你也不想这样对待可爱的孩子们,可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你需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你需要带着他们去看医生,为他们规划各种活动;你需要和老师谈话,贯彻学校的建议;你还需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或者请其他人帮忙辅导功课,自己在一旁监督。不管对谁来说,这些事情做起来都不轻松——无论资源多少都一样。而当你的带宽减少时,这些事情的难度就会加倍。在面对孩子的那一刻,你没有办法表现得耐心,做不到你深知的正确之事,因为你的大脑此时根本就不够自由。这也就是空管员在一天的繁忙工作之后,回到家里就再也没有办法做一位称职的家长的原因。
因为我们的许多行为都依赖于带宽,不仅限于为人父母。举例来说,带宽负担过重会让人更容易忘事。也就是说,你不太会忘记那些自己知道的事情(心理学家所称的“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 ),比如你第一辆车的品牌,而是会忘记心理学家所称的“前瞻记忆”( prospective memory ),即那些你计划要记住的事情,比如给医生打电话或者在截止日期之前还账单。这些任务必须要存在于你的大脑中,而一旦带宽减少,它们就会被忽略。这样说来,穷人会忘记吃药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有些人会觉得这种说法难以置信:你怎么能忘掉如此重要的事情?但记忆并不会以人们想象的方式工作。你的记忆并非为长期价值服务:肯定没有人会忘记吃止疼药,因为疼痛会一直提醒病人服药;但像糖尿病这样的疾病是“沉默”的,其后果不会立即为病人所察觉。对于一位带宽承受着沉重负担的病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持续提醒他服药效果更好的了。
穷人的无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贫穷本身。只要生存于贫困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变得无能。
失误在所难免,灾难却并非如此。优秀的驾驶舱设计,不仅不应该诱导飞行员犯错,而且还要避免将失误酿成灾难。查帕尼斯中尉在着陆变速杆的末端安装了一个小橡皮圈,这样飞行员就能通过触摸来得知自己操纵的是哪根控制杆,从而解决了轰炸机存在的问题。优秀的驾驶舱设备,能在飞行员犯错误时发出警报。测高仪旁边的低海拔警示灯,可以有助于提醒飞行员,在航空高度较低时,是飞行员有意而为之,而非无心之失。如今,飞机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是因为我们有能力生产更为优质的机翼和发动机,而且是因为我们对人为失误有了更好的掌控。
对失误的包容并不能取代个人责任。相反,对失误的包容,可以确保穷人在勇于承担责任时,拥有提升的空间。对失误的包容,使人们获得的机会与他们付出的努力和所处的环境保持对等。这并不是说人们不需要努力工作,而是说让那些敢于迎接挑战并为此付出了辛勤汗水的人们能获得更多的回报,正如只要改进驾驶舱内的操纵杆设计,就会让专心致志的飞行员表现得更加完美一样。带宽负担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们犯下小过失、小错误,而对失误的包容,则能确保这些小过失、小错误不会让人们的努力付之东流。
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农村地区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只要以一千克扁豆作为奖励,就能很有效地吸引人们前来接种疫苗。对于产生了管窥心态的人来说,在遥远的未来才会发生的奖惩措施,并不会产生多大效用。储蓄计划所提供的慷慨补贴,若只能在几年之后才能领取,那么就等于将储蓄这件事划归到了“重要而非紧急”的事件之列,这样事情就会落到“管子”视野之外,被人无限期地忽略。为了让激励机制发生作用,人们必须在“管子”视野中看到它的存在。而大多数激励机制都有落在“管子”视野之外的危险,这就等于是无形而无效的。可见,我们需要对激励机制进行精心的设计。
学习财务知识所需的带宽减少了,就意味着课堂知识更容易被吸收了,也就意味着授课变得更富有成效了。课后的跟进调查发现,学生们更愿意运用这些经验法则,而非复杂的会计学规则。这种做法也带来了实际利益:经验法则课程班毕业生的业务销售收入有了提升,尤其是在淡季,因为淡季最能体现出良好的管理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平均来看,上过经验法则课程的小微企业主,他们的淡季收入上涨了 25% ;而传统的财务知识培训,则对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我们可以清楚地从中了解到:节约带宽能带来高额回报。
认知负担一旦减轻,你的执行控制力和自我控制力就会有所改善,养育子女的方法和态度也都会得到提升。
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试想你曾雇用过一位非常出色的助理,他总是时刻准备着去做你安排下去的事情。就算是你临时告知的事情,他也能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完成。但后来,一位管理顾问发现,你的助理拥有许多可随意支配的自由时间。所以,公司的各部门进行了重组,现在,你要与其他两个人共用同一位助理。办公室的时间使用数据显示,这种做法更为高效,而助理的时间也排得和你一样紧。如今,你的临时事务无法再得到即刻处理。这就意味着,你的日程安排是满满当当的,而只消一个不起眼的突发事件,就能让你落后。落后的你,开始用杂耍的心态去应付各项事务,于是变得更加落后。可见,助理是余闲的重要来源:在你的所有时间都被占满的情况下,助理可以帮助你处理“突发事件”。就像圣约翰医疗中心空出的一间手术室一样,余闲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也自然无法保证其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价值。
余闲能降低我们进入救火陷阱的概率。而我们也知道,管窥心态会令人很容易忽略其他考虑因素。对组织而言,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对余闲进行明确的管理,确保余闲的存在。
组织“赘肉”一点一点地被削掉,随之一同被带走的,还有余闲。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很希望能拥有一位干将,不是整天想着如何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而是能超脱于每日的管窥心态,确保组织拥有足够的余闲。他所关注的问题,不是今天需要完成什么工作,而是明天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事件,而这些突发事件又会如何影响紧张的工作计划。一定要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存在,能够保证专注于当下工作目标的人们,不会向未来的项目借用资源,并因此耗尽余闲,将组织拉入未来的带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