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无论是资本论的批判者还是资本论的保卫者,普遍认为,资本论的逻辑无懈可击,资本论是自圆其说的作品。
论辩双方普遍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理论基础,推翻剩余价值理论必须首先推翻劳动价值论,保卫资本论也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
另一方面,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为此马克思对商品的价值规定进行了详细论证。
于是围绕商品价值决定,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规定的论证,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庞巴维克。庞巴维克认为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证有漏洞,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并非就只剩下劳动,还有稀缺性。所以资本论在逻辑起点商品的规定上就是不严密的。这个指责一直被后来资本论的批判者所继承。
但是这个批判虽然对资本论构成一定的威胁,确无法动摇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理论,原因在于,商品价值由劳动量决定几乎就是一个公理,即便马克思不对其论证,直接从古典经济学家那里拿来使用,对他也无可非难。要批判就去批判古典经济学家好了。所以,庞巴维克们的批判,并不构成对马克思学术的直接批判。他们不是在批判马克思的理论,而是在批判马克思所继承的理论。
如此看来,时至今日,资本论的批判者几乎没有实质进展。用一句俗语说,几乎就是白忙乎!
另一方面,资本论的保卫者由于论敌攻击目标的引导,也集中于对上述问题的辩论。这种现象在国内学术界是个普遍的存在,只要看看发表的论文就很清楚了。
然而,资本论并不是像学术界公认的那样逻辑无懈可击,自圆其说的作品。也并不是如批判者所说的不可证伪的宗教。
资本论存在严重的逻辑漏洞,存在理论的自相矛盾。关于这个问题的揭示,可参见我的两个帖子: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个逻辑漏洞”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53079&extra=&mobile=yes
“我的一个研究成果:马克思没有跳出李嘉图陷阱(整理稿)”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60603&extra=&mobil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