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6813 32
2009-12-04
这不是一本虚构的小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商战传奇,游戏机其背后的商业运一直都很神秘,微软、索尼、IBM、英特尔这全球四大电子商务的巨头几乎瓜分着全球高科技行业的所有利益。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背后的商业利益联盟与欺诈或者欺骗。
  
  
  
  
  本书也看似一段诡奇的回忆,却深刻揭秘了科技竞争背后的企业竞争,制度竞争乃至国家对企业支持的竞争。
  
  
  
  同时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竞赛,能否在从未有过的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芯片推向市场对一个产业来说,意味着要么大获全胜,要么一败涂地。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执掌生死大权的是一群名不见经传却有着孜孜追求的技术天才。在这场激烈的商战中的是两大巨头:微软和索尼。
  
  
  
  作者和他的组员以每周80个小时的疯狂工作状态,忍受着焦躁,友谊的几近崩溃,绝望,最终取得了胜利。
  
  
  ------------------------------------------------------------
高压锅式的工作环境、高水平的合作方式,令人扼喉的商业交易,激烈的商战中两大巨头:微软和索尼、跨国电子商业巨头的商业利益联盟与欺诈、高科技跨国公司的办公室政治角逐、IT 精英浮世绘、高新技术世界里技术人员色彩纷呈的幕后生活。
  
  
  分享


压力下的角逐: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作者致中国读者:
  
  
  To Our Chinese Readers,
  
  The Race for a New Game Machine – Creating the Chips Inside the Xbox 360 & the PlayStation 3 tells the behind-the-scenes story of the making of the microprocessor chips for the world’s hottest game consoles. We reveal a pressure-cooker work environment, top secret work, and cutthroat competition, but our story is primarily about the people, those brilliant and interesting engineers who live in the high-tech world of chip design, an environment foreign to most people. This book shines a bright light on this fascinating work. Our goal was to let people see through the scientific mumbo-jumbo that scares them away from technology. We wanted to demystify computer chip design and maybe inspire a few budding engineers along the way. We also wanted to share some of the leadership lessons we applied during this trial-by-fire experience.
  Although the setting was Austin, Texas, and the events took place between 2001 and 2005, there is a certain timeless, global appeal to this story for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The leadership concepts we introduced, the managerial battles we fought, and the demands we levied on our teams are not so different from those found within any large project. As anyone in the workforce knows,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re the lifeblood of every company. This is the inspiring story of the amazing multi-cultural, worldwide design team that breathed life into the Xbox 360 and PlayStation 3 game consoles.
  This enduring work-place adventure has already sparked the interest of a broad range of readers: gamers, techies, business executives, computer geeks, and avid readers of non-fiction narrative. We hope you too will enjoy our story!
  Sincerely,
  
  David Shippy and Mickie Phipp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4 17:28:50
先顶一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512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7:41:20

  
  致中国读者:
  
  《压力下的角逐——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这本书讲述了当前最热门的游戏机芯片制造的幕后故事。它介绍了芯片制造业的高压工作环境、绝密的工作内容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但是我们的故事主要是关于人的,那些才华横溢又不失可爱的工程师们,他们生活在芯片设计这一大多数人都知之甚少的高科技世界。本书将着重介绍这一有趣的工作,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项复杂的科学技术,而不再对它望而生畏。我们想要让电脑芯片的设计变得不神秘,并且可能启发一些年轻的工程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同时我们也想分享如何运用领导能力渡过困境的经验。
  虽然故事发生在2001年至2005年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但是全世界的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将从中永久获益。我们介绍的领导观念,我们在管理方面的奋斗,我们对团队严格要求,和所有大型项目的情况差别不大。任何一个公司都知道,创新和创造力是每一家公司的生命。这是个鼓舞人心的故事,令人惊讶的多元文化的全球设计团队为Xbox 360和PlayStation 3游戏机注入了新鲜生命力。
  我们两位作者(戴维•希普和米基•菲普斯)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亲身参与了IBM为索尼PS3游戏机和微软Xbox同时开发核心芯片项目。为了给您献上生动的故事,我们以一个芯片设计者的回忆为主线,并以戴维•希普为第一人称讲述。
  这些工作中新奇有趣的冒险已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包括玩家,科技人员,商业行政人员,电脑爱好者,以及狂热的非小说类读者。我们希望你们也会喜欢我们的故事。
  
  此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0 07:40:19
压力下的角逐
-解密索尼PS3与微软XBOX360的生死时速之战

戴维‧希普    米基‧菲普斯    著
郑 磊    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0 07:40:36
目  录

引子: 进退维谷的选择
正在冲刺索尼PS3微处理器芯片的团队忽然接到了客户的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巨额订单,如何在一个市场季节,同时为两家利益冲突的客户推出同样高水准的产品,如何用技术手段化解道德冲突,实现IBM、索尼、微软三方共赢的局面,一场角逐大幕徐徐拉开……

第一章        圣杯之梦
离开IBM投身互联网淘金的技术大腕重新被收编,等待他的是重头再来,从一张白纸开始,设计出世界上频率最高、性能最佳的索尼PS3游戏机处理器核芯片,这就像是夺取圣杯的梦想,崇高而艰巨。

第二章        打造梦幻团队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IBM的办公室政治该怎么玩?这些技术精英,同时也是政治高手,本章告诉读者,在高科技企业里,该如何抢夺项目资金,如何招聘技术高手,如何应对跨国文化冲突,如何远程管理项目团队,如何使用好女性员工……

第三章        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CISC和RISC哪个更优秀?IBM是如何与英特尔竞争的?作者从技术角度解密了这段历史悬案。IBM/索尼/东芝联合开发团队该为新一代革命性的芯片确定什么样的标准呢?四倍于现有芯片时钟频率、耗电不到75瓦,无论你认为是激进还是疯狂,这就是竞赛的标杆……

第四章        冲锋前的准备
    作为新一代游戏机的首席架构师和技术指导,生于70年代的我,过去很少接触视频游戏,必须恶补这块知识。作者讲述了游戏机的发展史,以及关于图形界面、软硬件、游戏机的操作系统等概念。

第五章        创新“魔法弹”
    创新是艰难的。电路设计、总线结构、存储系统、输入输出,所有设计都要在方寸大的硅芯片上实现,而且相互匹配达到最优效果。本章揭秘PS3游戏机核心部分是如何设计,IBM工程师如何克服文化和语言障碍与日本工程师协同工作……

第六章        会玩能干
    紧张的研发日程带来的压力如何化解,并非一句“能干会玩”那般简单,碰到难以逾越的问题时,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在茫无头绪和太多选择间徘徊,是设计师的生活常态。

第七章        突如其来的工程变更
    在设计图纸已大部分完成,按计划制作测试原型时,索尼的久多良木健忽然提出要将原先设计的六个同步核增加到八个。这会导致重新做电路排版,芯片体积和耗电增加,还可能影响到测试原型的按时推出。团队只有承担风险,全力以赴闯关……

第八章        何事无风险
    正当索尼PS3游戏机芯片开发进入佳境,不速之客微软敲门而入,比尔•盖茨想借助IBM之力,在2005年圣诞节期间推出其游戏机拳头产品Xbox360,不仅和索尼项目时间巧合,而且微软看上的竟然也是同样的威力电脑芯片设计。本章讲述了微软如何介入游戏机领域,IBM如何处理好同索尼、东芝的联盟,又同时拉住微软,充满了风险……

第九章        积极面对争议
    为了赶上进度,必须尽快解决人手问题,阿科洛特不得不面对充满怨言和愤怒的罗利团队,同时,由于微软的加入,芯片设计思路必须调整,采用共用的内核设计,才有可能同时满足客户的要求,如何平衡两个竞争对手,如何面对伦理冲突、技术冲突、文化冲突,如何在两个竞争项目之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第十章        步步为营
    共用内核设计完成之后,IBM必须抓紧微软项目的芯片外围设计,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了分歧和挑战,同时接受内部其他部门的挑剔的项目阶段评审。评审结果预示,微软项目如果按照常规流程进行,将比原计划脱期四个月,疲惫不堪的团队不得不作出“要么成功,要么死亡”的艰难抉择……

第十一章        先见之明的艺术
    时间来到2004年,只有一年的时间完成微软芯片设计,和索尼芯片同时推出。我们决定冒险跳过验证流程,直接进入后续设计流程,任何漏洞都将使计划泡汤,我们必须能够提前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复杂的工程技术手段,而且更需要创造力……

第十二章        星星之火
    第一款试验芯片终于成功下线!尽管还有不少缺陷要排除,毕竟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功。哪怕成功只是偶然,尽管团队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冲刺阶段,再微小的成功都应该真诚庆贺,我们在积攒全部力量冲向终点。

第十三章        高科技世界的3P
    规划、执着、耐心是在高科技行业生存的基础。每当我们找到并消灭试验芯片中的一个“虫子”,总会发现新的问题,为赶时间,微软决定跳过硬件小批量试验,直接将设计的产品原型付诸量产,结果微软按时推出了产品,获得了巨大成功,索尼则因为图形芯片的延误推迟到2006年春天推出。意外的是,厌倦了公司政治争斗的阿科洛特,四月份离开了IBM……

尾声-成功后的人生感悟
   索尼和微软终于按期推出了各自的秘密武器,并取得巨大成功。IBM也将继续尝试为这款威力强大的芯片设计更多的产品;虽然久多良木健继任索尼CEO的呼声最高,但终因公司政治原因黯然退休;作者重新回到了创业小公司。经过这样一个复杂微妙和兴奋刺激的大项目的洗礼,作者感悟到了几条人生金言,与大家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0 07:40:54
作者简介
戴维‧希普

曾担任Xbox360的威力PC微处理器和PS3的首席架构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具有超过20年丰富的高性能处理器芯片设计和领导大型设计团队的经验。
米基‧菲普斯


曾在空军服役20年,历任机械师、情报官和空-空导弹研发工程师。担任过史基布‧阿科洛特的技术助理。后被提升为威力PC项目的一名二线经理。




译者简介:

郑磊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BA,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有十年以上制造业从业或服务经验,曾为IBM工作,熟悉电脑软硬件和多个高科技制造行业,对软件工程特别是CMM项目管理有深入了解,曾在美资跨国高科技企业担纲复杂项目系统管理,并受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软件学院邀请,为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授课及开办讲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