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学术道德监督
三院士解“钱学森之问”
楼主
hynhn666
1854
6
收藏
2009-12-04
李椿萱院士:应立法禁止“双肩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椿萱认为,高校严重“衙门化”,扼杀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现在的大学是‘作坊式’的管理,按部就班完成任务,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以创新为目的!”李椿萱注意到,在高校存在一些普遍现象:专心做学问的青年教师往往职称不能解决、住房困难,而另外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行政岗位,便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年轻的教师缺乏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因为资源分配对他们不公平,大学里出现了争相挤进行政部门的怪相。”人事体制上的“双肩挑”在文革结束后人才断层期间确实为我国30年来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上述现象的出现,不但扼杀了“双肩挑”者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机会,也影响到工作在一线的年轻人的积极性。李椿萱认为,国家应该通过立法,禁止“双肩挑”,“愿意做行政的可走仕途,不要再占学术资源。”
沈德忠院士:
盯论文数量难出杰出人才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德忠看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直接影响了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总体科研水平。“评价科研成果过于倚重论文数量和发表论文刊物的影响因子”,沈德忠认为,论文数量大不等于科研成果多,“论文和创新是两回事儿”。不诚信、浮躁的学术风气也深刻影响了杰出人才的成长,“很多科研工作者挂着各种行政头衔,被人们称为‘科技包工头’,他们凭借各种权力资源和关系获得百千万甚至上亿的科研经费,然后将这些经费分发下去找一批人开展工作,很多人的工作成果都会记到他的头上,而实际开展科研工作的人该有如何想法?”沈德忠反思,这种现象背后往往还有部门或单位的支持,因为这些“科技包工头”往往充当了部门“摇钱树”的角色。在这种利益链条中,如何产生真正的杰出人才?
张伟平院士:
急功近利阻碍科研创新
对于“钱学森之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伟平总结了两条:“一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太多地关心自己本职之外的事情,外界的吸引力太多,纯粹用于做学问的时间和精力被稀释了。二是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现在,支撑科研和技术发明的资金往往希望短期内见效,而一些科研工作者本人也急于求成。”但是,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往往需要艰辛的、长久的努力,一位大师也往往需要经过艰辛的、长久的磨炼。“我们现在实行的‘千人计划’所吸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很多是出国之后成才的,这值得我们反思。”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sz_lotus
2009-12-4 19:15:51
举双手支持,再支持!双肩挑等事件就是资源浪费,这是教育官僚化的结果。恢复年轻人探索的热情,很重要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200608
2009-12-4 19:28:37
是啊,你们说的太好了,双肩挑祸国殃民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smileangling
2009-12-4 19:41:37
举双手支持,再支持!双肩挑等事件就是资源浪费,这是教育官僚化的结果。恢复年轻人探索的热情,很重要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easy05
2009-12-4 21:17:59
举双手支持,再支持!双肩挑等事件就是资源浪费,这是教育官僚化的结果。恢复年轻人探索的热情,很重要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dbd1980
2009-12-4 21:42:42
的确如此啊。双肩挑就是自己定规则自己又比赛。那么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何能出杰出人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showlgb
2010-2-2 08:49:38
学问,在于矫情~有句俗话矫情出真知。总和领导统一思想,能出真知识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钱学森何以成大师 助手探究“钱学森之问”答案
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公开信引发全国讨论
从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来看钱学森之问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什么时候会有答案呢?
回答: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全)
做梦,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休闲灌水
商学院
经管高考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数据.r ...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