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z写了一大片,还举例一大堆古人以资其论,那么我到想问下了,“郎先生说中国的文化:投机取巧;浮躁,这个就更显的业余了。应该看看许多人写的书,像鲁迅、李宗吾、柏杨、费正清等等。再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体会,书斋里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就不说了。“,lz从柏杨,从鲁迅的文章中读到了什么,你认为他们怎么体会社会的?
2、另外,lz其实也可应用现在的例子,按照你的理论------"我写文章几乎不用近几十年的例子,因为我认为我们从来没有摆脱那个可怕的历史循环。
轨迹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换了面孔,尽管我们天天高喊改革、高喊开放。
剧情总是那么乏味,毫无“创新”。这是读中国历史的最大的痛苦。
既然如此,何必给自己添麻烦呢?
“旧社会”有的是现成的故事素材"
现在的都会过去,会成为历史,按照你的循环论调,举现在为例例又何尝不可?
3、举例汉武帝、蒋介石为例,你也太偏激了,有这样去解读历史的吗?愤怒如柏杨老师,它也不会这样解读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