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5597 19
2006-01-09

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1、究竟什么样的研究才算新政治经济学呢?

2、新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3、新政治经济学的可行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9 18:52:00
好问题,奖励楼主金钱50、经验3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 07:36:00
如果你读那些讨论宏观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文献,你会觉得这学科既不那么新也太复杂了,以致于丧失了研究的兴趣——毕竟,我们的心灵容易被那些简单优美的原则吸引。所以,我建议你读“新政治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理论,沿阿罗和森的思路,读“社会选择理论”文献,并且沿布坎南和奥尔森的思路,读“公共选择理论”文献。虽然,微观基础尚未与宏观分析融合,不过,我认为,这一融合为期不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 10:57:00
关于何谓“新政治经济学”,定义颇多,而且相互交叉。哪位网友提供一下这方面的说明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 13:25:00

也许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或者同时,看一下瑞典的理查德斯威德伯格的那本对话集是有益的.当然,还有关于理性选择的东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 13:53:00

首先感谢你的回复和建议!对于宏大和微观的制度经济学研究,在《制度经济学三人谈》中谈到过,深有体会!寻求宏大制度问题的微观基础,已经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中一个共识性的大热点,从Akerlof到Stiglitz都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这可能也是诺斯后期的研究转向认知科学的必然结果,但不知你的转向是不是也与此相关呢?

正如你所说的,新政治经济学的宏观问题不在那么新奇,所以我们又需要重新回到新古典“简单优美”的原则?(也就是我的第二个问题所需要讨论的,虽谈补上微观基础的,但至少在讨论与新古典的融合和分裂之处)本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正在写一篇相关的综述!你的建议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如你所说的,既然新政治经济学那么明晰的微观思路,那么为什么新政治经济学至今还没有获得应有的突破呢?在我看来,这里必然还存在相当的罅隙需要经意弥补。比如,在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中将“政治人”也简单地处理成“经济理性人”,尽管为我们研究政治市场找到了简单规则,但实际上产生了历史中相当多不可解释的问题:在腐败横行的东南亚,为什么还能获得经济成功?奥尔森先前用了“共容利益”来解释,2000年的《权力与繁荣》用了一个“市场维护型国家”来更正了这种概念。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利益背后难道真的就是纯粹的利益嘛?除了利益还有什么呢?。。。。无论是西欧的发展史,还是中国的古代史,我们都可以看到开明君主的巨大作用。在新古典的世界中,是不可能由英雄的诞生,但历史恰恰是英雄的历史。

另外,从你的回复中看来,你似乎对新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非常乐观,方向也是非常明朗的!一个统一的基础似乎马上呼之欲出。不知是阅读地太偏,还是我无意地忽略了重要文献。从我对最新的文献阅读来看,我似乎没有看到这种取向,盲目、混沌同样充斥着这一学科的发展。如果有可能,能否列出你相应文献。而且,即使就像你说的我们找到宏观的微观基础,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来说,也只是一步而已,因为政治市场并不等同于经济市场,它具有特质的东西,这些似乎在布坎南的视野中忽略地太多了!

静候你的进一步回复!

[此贴子已经被nie于2006-1-14 9:26: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