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56 0
2009-12-15

2177.核衰变是如何产生的?

2009.12.15

思考核力的强大时,自然会想到核的不稳定态:核衰变。
观察元素周期表,核衰变大体有两种形式:贝塔衰变和阿尔法衰变。前者释放的是电子,后者释放的是氦原子,并且通常发生在重元素身上。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原子量为3的氚也是放射性元素之一,看来核力不仅在重元素的束缚上存在问题,在轻元素上也不例外。不过,重元素达到一定原子量之后是百分之百具有放射性,释放的通常是氦原子,轻元素只是释放电子。
从核力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两重性来看,放射性衰变可以得到基本的解释,问题是什么情况下表现为局部的排斥?
从银河系和太阳系来看,恒星和同一星系内的行星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个人看法,尚无实际考察佐证),元素的电子之间和质子之间也应该存在相互的排斥,排斥力强于吸引力时就有可能产生释放现象,即所谓衰变。问题是它们所以能够结成相对的稳定态,是有相对强大的核束缚力存在,也就是主星的质量和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恒星和系内行星之间的排斥力,甚至它们之间的排斥力之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放射性元素的不稳定呢?
——这是我遇到的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