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人 二区
›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研究性大学”里的怪现象[转帖]
楼主
hzjsz
3952
11
收藏
2006-01-17
<STRONG><BR></STRONG>自从“研究性大学”成为以前国内重点大学的新名号后,“研究”一词便有了许多感性的新体现,比如学校里研究生的数量渐渐超过了本科生,博士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下课吃饭时,食堂里黑鸦鸦挤成一片的竟然全都是博士!不过除了这些让外边人觉得“研究性大学”果然名不虚传的现象外,“研究性大学”在内质里面也出现了不少新变化,当然有些是积极的,可以促进学术、科研的发展,但另一些现象却让人不太看得懂,而且越看越奇怪。
<P>
<P> 首先一个怪现象是师资结构的倒置化。一般想到学校教师的职称结构,总会在脑海里出现一幅金塔式的结构,教授是少数,讲师是多数,但“研究性大学”里这个金字塔显然是被倒了过来,讲师成了“稀有生物”,进入这样的大学里见到老师就称教授,十有八九是不会错的。学校领导在与年轻教师谈话时,也常会语重心长地告诫新人说:“一定要努力呀!不但要有博士文凭,而且还要尽早上职称,如果二年、三年内不见成效,那就只好把岗位留给更有能力的同志了。”然而在如此众多的教授、博导中,有许多人却是在“研究性大学”出世后的几年内才紧跟着产生出来的,其方式大抵不过校际间“挖”人,引入“海归”和校内催化培养,一时许多学校都进入了“非常状态”,变动剧烈,不象是教育改革,倒有点教育革命的味道。这种教授化的结果一方面使原有教授在地域分布密度上发生了变化,往往穷省愈少,富省愈多;另一方面,按现在上教授的速度,几年之内师资队伍就可以完全教授化了,于是被倒置的金字塔将会变成真正的“空中花园”。</P>
<P> 由于师资结构呈倒金字塔式,“研究性大学”在“研究”方面就派生出另一种怪现象,即:“学徒上阵”。举例来说,国家科研投资的重头项目大多没法一人完成,总要一批人联合起来才能运转,这就需要有人作总指挥,而更多的人去负责具体事宜,而且按常理讲本来就该是指挥的人少,干事的人多,“研究性大学”也不能例外。但现在,一个教授拿到课题,面对着一群教授,他能叫谁去具体做事,而谁又能听他调遣、指挥?为了解决无人可用的困境,导师只好把自己的弟子推到阵前,以致于博士生不够用了,就把硕士生也顶上去。这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学徒军团”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作战档次也越来越高,甚至一些国家的重大项目,现在也由本该站在旁边学习的学生直接操办了。</P>
<P> “学徒上阵”后给本来应该是安安心心搞研究的“研究性大学”又带来了“动荡不安”的怪现象。因为研究生正常来说只有两、三年时间呆在校内,而且这段时间里还得先完成学业,虽然被编入了导师的科研队伍,可“研究性大学”基本上是从“海归”和其他学校的教授中引进人员,所以干得再好,被留下的可能性也不大,加之当前供需失衡的劳动力市场上让人乐观不起来就业局面,最终导致这些上阵工作的学徒很少有人能全身心地扑到科研工作上去。再者,他们参加一个项目的研究,刚熟悉操作流程后,可能也就该毕业走人了,即便能善始善终,也因为不能连续工作,往往失去积累经验的机会,而导师也不得不每每和一群新人回到原来的起点上重新合作,重新磨合。于是导师有时也会有意拖延弟子毕业时间的情况发生,从而加剧师生间的矛盾。对此导师自然有一肚子苦水:一个工作如果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而参与这项工作的弟子干了三年、四年后就要毕业,后面的人怎么能及时补上来?因此不强制留人,整个工作可能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P>
<P> 当人们都去搞研究的时候,“研究性大学”毕竟还是所大学而不是研究所,校园里仍有几千号本科生存在,于是本科生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神不守舍的怪现象。虽然学校一直在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但很多本科生四年下来对系里、院里那些大牌教授也只是但闻其名,未闻其声。有些教授在学生大一时象征性地出现一下后,便从此“消失”,没办法,忙啊!哪里抽得出时间来搞教育呢?能见个面就不错了。而讲师、副教授们就更看重研究了,因为学校实在的评价标准就是科研水平如何,科研成绩有多少,至于全心讲课,让学生说好,分量太轻了一些!于是难免一些人就把上课看成耽误时间的事,上了讲台就象徐庶进了曹营,还哪里顾得上提高授课质量。</P>
<P> 因为大家心都在学术上面,都想能尽快研究出更多的东西,“研究性大学”里最让人激动的便是学术成果满天飞的奇观了。对于讲师来说,最好三两年内就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于是鲤鱼跳龙门,跨过副教授的门槛儿;对于副教授而言,则要四五年内争取转正、升教授;至于教授,则不妨再拼三、五年的命评上博导,大功告成!这一切都要科研成果,而且是量化的科研成果,于是大家甩开膀子发疯式地写,没完没了地写,“著作等身”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形容性的词了。即便如此,“研究性大学”还觉得不够,以至于要求研究生也得写,这可不是一般练笔,而是要写出属着学校大名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甚至还得发表在“一级”、“A类”的刊物上才算数,其实按现在研究生扩招后的规模计算,恐怖一个万人大学的研究生发表的文章就可以把国内“A类”期刊的目录占得差不多了!至于这些雪片一样纷飞的论文,冰雹一样落下的专著,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中国学术的发展呢?也许,一个人十年写一本好书,即使不是名著,但多少也可以为未来的名著做一块有用的铺路石吧,然而现在,十年写十本糟糕的书,大抵作用就是成为以后名著出现的绊脚石吧。</P>
<P> 当然,“研究性大学”出现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如果“研究性大学”总是伴有这些怪现象在身边的话,那么这时的“学术繁荣”下面难免就只是一团大大的泡沫了,说不定实贷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更有些空空荡荡的意思。<BR>-------------转自世纪中国网曹瑞涛</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200608
2008-10-3 18:21:00
研究性大学还是比教学型水平高太多了,深有体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zhaoliang7701
2008-10-3 19:37:00
所以说研究性大学里的学生是熏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lgwen927831
2009-12-23 15:06:56
nionv buvsbu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rdzhang
2009-12-23 19:29:13
dddddddddddd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20091125
2009-12-23 20:08:11
量化科研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量化,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来进行量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20091125
2009-12-23 20:10:41
综合性的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包括素质导向型指标、行为导向型指标和结果导向型指标,三者皆应具备。对科研,既适用结果导向,也要看重行为导向,关注科研成果的本身而不仅是外在载体的水平和质量。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20091125
2009-12-23 20:14:14
为表达清楚我的观点,我给出我认为比较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应该如何来构建——
(以下版权内容引自:
《绩效管理》课件(第3版).ra
r
(2.73 MB) )
一、外在指标。
文章所发表的刊物情况
、文章能否在实践中被证明其价值、文章的社会影响
等。
二、内在指标。
(一)与外关联的内在指标。
1、研究意义。是否是热点、是否是空白、是否是当前非常紧迫应该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成功后形成成果的预期价值大小如何。
2、理论价值:用原创性程度包括独创价值(与相关的研究有本质的不同)、继承性的局部创新、在原基础上的突破性重要创新和原创性内容所占比例等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3、理论上可以估测的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论述文字本身的质量水平
用行为锚定的方法来选择确定所处等级。这些衡量质量的要素包括:论文所阐述内容或观点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论述的逻辑性、讨论的深度和力度、语言特色等。
以上评价科研绩效建立了四级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需要根据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同时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来合理设置与调整对不同学科人才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时相关指标的权重。
——————————————————
以上建议如有不妥,敬请批评商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feifanshenghuo
2010-8-26 00:14:23
实在是见怪不怪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poily
2010-8-27 17:31:00
应该是被研究大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股市红续
2010-8-28 20:41:28
这一年、、、、我们真的要反省!这种现象在大学里真的普遍存在的!此内容需要Adobe Flash Player 9.0.124或更高版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xiahaojie
2010-8-30 13:24:27
中国人太多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大家觉得研究中国的失业率问题 有可研究性吗
怎么解释中国这些怪现象?
【讨论】4000点目睹之怪现象 利益纷争起风云
当理论碰到社会怪现象:企业n套帐V.S.税法
中国经管学术圈怪现象:经济学免费管理学收费
研究性项目招聘,高薪
绿城别墅产品演变分析研究性报告
天津市酒店项目可研究性报告
好书: 买进还是卖出: 美国研究性大学的商业化
哈佛350周年校庆讲话VS清华100周年校庆讲话
栏目导航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会计与财务管理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经管高考
站务与外事
stata专版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线性回归实战指南 —— 从 ...
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高清pdf版)
20XX年扶贫办雨露计划工作方案
AI应用新范式:从工具革命到“超级OS”的演 ...
同心动力携手山西金控,共筑金融企业“以人 ...
R语言实战 机器学习与数据分
蔡定创教授、李云庆院长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 ...
2022年北京冬奥会英语观后感【10篇】
R语言预测实战
瓦尔拉斯方程组及其求解历史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