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416 3
2018-09-27

所有的融资资金都具有极强的支付转移压力,能大幅度提高货币的流速,是导致过去经济繁荣的本质核心原因。  
我们虽然经历了一场繁荣,但下面的金融方程式更会带来一场经济灾难。

部分准备金制度+消费者信贷 ==电子货币的催化作用==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经济繁荣↑ (债务GDP构成的经济泡沫下虚假的繁荣如气体般挥发)

有3个本质性的因素需要重点准确把握:
1.部分准备金制度的缺陷。
2.消费者信贷的大规模释放。
3.电子货币的催化作用。


悟性是很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有了悟性,即使对于不同的专业领域,即使对于未知的领域,也能触类旁通,触类旁通。
所以,某些时候,民科可以做到比专科更牛逼那么一点点的。

计算机领域中,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分时复用。
用通俗点的话来解释。
我们在微观上,把1秒钟分成10等分,在按顺序的每个10分之1秒钟内,我给每条电路提供服务,响应请求。或者可以认为在每个10分之1秒内。替10个人中的某个人服务。
那么在稍微宏观的一秒钟内,我们可以认为,你是单独为我服务的。我享有自己的专享服务。

那么在金融领域,同样有这个类似的新现象。
我国所有的基础货币,只存在于3个地方。
1.流通中的现金M0,经济交易可以采用现金支付交易。但是M0只占M2的4%不到,且长期数十年运行稳定。我们暂时忽略这个M0对经济的影响。
2.法定准备金,不浪费口水
3.超额准备金,位于商行的基础货币就叫超额准备金,它有很多名字,例如备付金,商行流动性,结算或清算货币,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很多情况下的流动性,首先一定是指基础货币。其次很大情况下是指商行的流动性,也就是指商行的超额准备金。

为什么这个超额准备金如此重要?

因为它是所有银行业务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信贷的释放(我们可以不用争论银行是否有存才可贷,但是一定要有超额准备金才可以释放贷款);其次,超额准备金也是我们社会经济交易活动中支付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这个超额准备金太过重要,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例如降准补充流动性,就是补充商行的超额准备金。例如MLF释放流动性,也是补充商行的超额准备金,例如银行间货币市场拆借资金,也是拆借超额准备金。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办法,自2018年1月29日起实施,这个更是为了保证银行清算业务的正常进行而自动质押融资补充超额准备金的。

所以,商行没有超额准备金怎么办?
只能1.降准,2.MLF,3.银行间市场拆借,4.自动融资拆借,5.揽储(你松了别人就紧了,效果不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就要回到前面的类似分时复用的技术了。
下面通俗描述。
现在假设某商行只有1亿超额准备金。
在微观上的每天每时每分钟,我们在这家银行有活期存款的每个用户与同行内的其他用户进行电子货币交易时,只要每笔交易低于1亿元,那么在微观上来来说,即使有1万人每笔交易1亿元,共产生1万亿的交易额,都是可以的。因为在微观上来说,相当于这1亿元超额准备金,被微观上的数秒内交易并支付转移,继续流回同一家银行,然后备用于下一笔交易,这让1万个用户看来,自己在银行的1亿元,共计1万亿元都是真实存在的一样。

或者还可以构想一种情况,银行只有1亿的超额准备金,但是社会需要2亿贷款,怎么办?
2亿的贷款,分2笔1亿的贷款进行发放就可以了。因此,在只有1亿的超准情况下,却也是可以发放2亿的贷款的。是否这就是无存也可贷的观点的来源??但是不要忽略了,释放贷款的同时也派生了存款进入了这家银行,月末清算时,这家银行的需要在20%的准备金率下,缴纳4000万的法准,这家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1亿变为6000万了(社会加杠杆过程也是一个会令商行流动性必然紧缩的过程)。

正因为中国的电子货币及其交易支付系统十分发达,这就可以让银行只留下极少的超额准备金,就穷尽极限对社会释放信贷。

部分准备金制度虽然有缺陷,有毒,但是只要在实物货币时代,就必然会受到制约,不会让这个制度穷尽极限派生存款、或者派生货币并伴生准货币。

但是电子货币出现,尤其是银行变成一个除存款和贷款外的交易支付机构后,就极大规模,极其迅速地催化了这个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以下3种情况,就会导致商行流动性紧张。1.取现。2.跨行转账,3购汇。
央行只能不断救助:
1.不断补充基础货币增加超额准备金(降准或MLF)或者降低监管指标例如取消存贷比,降低准备金率,降低MPA等,释放信贷份额满足庞大规模的债务经济体的各种融资需求
2.降准和MLF补充商行流动性避免金融危机出现

我反复提及的唯一因素,资本外流,就会令商行和央行的基础货币同步减少。同时央行外汇储备萎缩,直致央行外流流动性紧张,抛售欧日债、美债补充外汇流动性,或者汇率贬值,资本管制,人民币主权货币信用降级........................

这个逻辑,不管能不能纳入专业人员的法眼,但是我这民科就是这么分析并充满自信,然,之所以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9-27 08:13:11
ljclx 发表于 2018-9-27 08:08
所有的融资资金都具有极强的支付转移压力,能大幅度提高货币的流速,是导致过去经济繁荣的本质核心原因。 ...
政权的暴力背书,是最核心的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9-27 08:44:07
我国的货币体系和经济体系中存在缺陷。社会中一旦出现债务危机,就会传递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那么切断债务危机向金融危机传递,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递的方式就是增加两道防火墙。


最近的2018年6月左右,国家的金融智库机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表了一篇文章,《警惕出现金融恐慌》该文用了金融恐慌一词。
文章中重点提到,为应对金融恐慌,提出3条措施。其中1,2条并无实质性专业内容,而第3点提到,要隔绝我国货币供应极致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为防范不可避免的外部冲击做好准备。
很显然,该智囊机构已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危机的迫切性了。而且也看到了问题的根子上。这个就是根子就是我反复警醒的,资本外流会导致我国央行和商行的基础货币萎缩现象。


要化解这个危机,不是没有办法。
该文提出:“要尽快改革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机制,切断它与国内货币供给的关系。”这一条又何尝不是我这民科之前反复论证分析,提醒警惕的核心风险之一呢?
很显然,这也是我下图模型中要防止债务危机下的资本外流向金融危机传递的第1道防火墙内容。

其次该文还提到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就是大规模改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将外汇资产移出。或参考美国的“外汇平准基金”,如香港的单设“外汇基金”,或日本的单设“外汇特别账户”,或新加坡的单设“主权财富基金”。

其次,黄奇帆也提到,国家财政部发行国债,置换央行的外汇资产,然后财政部管理外汇对外投资并试图盈利。

其实这里,黄奇帆的应对策略和国家金融智囊的第1条应对策略从宏观上都是方向正确的。国家金融智囊的应对策略没有深入细谈,而黄奇帆的应对大方向正确,但小方向跑偏了。

下面我就根据我对金融货币体系的研究及宏观趋势的推演,谈谈我构想的第1道防火墙应对方案。
首先必须修改银行法第29条,允许央行发行基础货币购买国债,然后国家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然后,财政部购买央行的外汇储备,这样操作,就等于符合国家金融智囊提出的应对策略第1条,大规模改造央行资产负债表,用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项目对中央ZF债权置换央行的外汇资产。
这里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原则。
1.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购买国债,不得作为国家财政资金用途并释放到社会上。只作为置换央行外汇储备的用途,该操作不会对其他经济指标产生影响。尤其不会影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基础货币规模。商行体系内,本来按逻辑会多出与外汇占款规模相当的人民币存款,如此置换后现在多出了与外汇占款规模相当的外汇存款。外汇储备相当于从央行移向了商行体系,或者特殊的外汇交易银行,并接入美联储或者其他外汇交易的清算银行。
2.财政部获得的外汇成立外汇自由交易市场,不得用于对外投资,对外提供贷款等。
社会或者国家政策性银行需要外汇,则去外汇交易市场或者特殊的外汇交易银行购买。

这样操作后,资本外流后,就不会影响央行的基础货币规模了。
其次,人民币汇率贬值,国家财政部将显著从中受益。

这里,是针对债务危机向金融危机传递设置的第1道防火墙的简单构想。主要是针对债务危机爆发导致资本外流影响央行基础货币萎缩而做出的应对。

接着,在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递的过程中,设置第2道防火墙,主要是针对债务危机爆发下,全社会主动或者被动去杠杆会导致商行的货币供应量萎缩二做出的应对。不过这道防火墙设置已经晚了。这已经仅是逻辑上的在金融体系层面的应对。已经无法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传递了,需要另寻他法灭火了。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国有银行100%准备金率来承担金融稳定作用。
然后发展民营银行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为提供社会融资资金。
主要核心是民营银行接入商行清算系统,而不是接入央行清算系统,(民营银行不得自己开发交易支付系统,必须接入商行银联支付,现在叫网联支付系统进行交易,如果宏观角度够野,就会发现所有的第3方支付,都具有这里我说的民营银行的作用,但是这里所有的第3方支付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交易支付系统,所以,现在要纳入网联平台下)。
所以,民营银行对外信贷是直接融资而不会导致货币派生。这样就会抑制社会总债务规模无休止增长,避免债务危机后导致经济灾难,实际上这是在债务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下,做了一道防止向经济危机传递的防火墙。
这样社会,同样会有债务危机,有金融危机,但是不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经济灾难。(因为金融危机下不会导致货币供应萎缩现象,也就是切断了债务危机碰上严重通缩而导致长期无法自拔这样的情况。)
前面我用数据对比了中美两国的货币体系的区别。核心区别就在这里了,虽然美国也是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但是社会显著直接融资,货币不派生。

以上,就是针对我国客观的金融逻辑及运行情况抽象出来的模型和针对系统漏洞的防护墙设置在学术上的研究和思考。



债务危机模型1.jpg

债务危机模型2.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9-27 08:46:20
网传警惕出现金融恐慌(全文)
https://www.sohu.com/a/237724369_71115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