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17 3
2018-10-05

4108.通过星系的星球差异看星系演变过程

2018.10.5

任何星系都有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可能亲身经历,但是可以通过其现状推演其发展过程。

例如:太阳系是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相对窥其全貌的系统,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四颗类地行星和四颗巨行星。四颗巨行星的质量依次递减,各自拥有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四颗类地行星的情况也不相同,质量各异,有的拥有卫星,有的没有卫星,反映了不同的发育程度。

我们不可能深入星球内部剖析星球结构,甚至还没有了解太阳系的全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情况,通过星系的星球差异推演星系演变过程。

太阳系四颗巨行星虽然质量不同,子系统的结构却极为类似:都拥有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它们同期形成,与太阳的距离不同,接受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不同,对偶太阳层次的化学元素不同,同位素的数量和原子量、偏电荷的量不同,对偶形成了表层不同的质量差异。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它们与太阳同期形成,太阳形成伊始就拥有了至少五个对偶层次,四个层次对偶产生太阳系四大巨行星,表层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太阳同轨有许多太阳,表层结构共同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形成)。

太阳系四颗巨行星的四颗主要卫星可能伴随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同期形成,两个小行星带伴随太阳系的两个小行星带同期形成,说明系统内星球的成长发育具有同步的特征。

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的状况各不相同,反映了太阳对偶层次的状况各不相同。虽然与它们对偶的每个太阳对偶层次拥有相同数量的主体化学元素,同位素的数量和原子量却未必相同,层次厚度和质量与掺杂元素也不相同,偏电荷的量自然不同(星际对偶关系主要是偏电荷对偶关系)。四颗类地行星有的已经产生两个以上的对偶层次,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星际磁场,如地球和火星;有的只有一个对偶层次,拥有一个星际磁场,如金星和水星。

火星在地球之前,体积和质量却比地球小了很多,两颗卫星也与月球不能相提并论,是否形成于地球之前存在疑问。如果对偶形成于太阳内部的层间分裂,太阳系的演变过程又要重新认识。鉴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已经有了一个小行星带,火星对偶太阳内核分裂层次,产生于地球之前的可能性较大。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0-5 22:31:32
挺厉害的样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6 05:3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6 08:42:43
感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