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公司公告投资者,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但是东方电子仍然抛盘如注。8月14日,东方电子发布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称“因公司董事会未能与拟收购企业股权出让方达成协议,公司董事会拟放弃 2001年增资发行a股的计划”。市场曾将东方电子增发和发可转债融资指责为“狮子大开口”,据东方电子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司放弃增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司希望其股价止跌回升,维护公司形象,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病去如抽丝”,东方电子仍然走势疲惫。
为什么中经开从东方电子撤退,原来它找到了更好的赚钱工具。这个新赚钱工具是上市公司银广夏,银广夏使得中经开更充满了信心,但是这次正在中经开准备自摸开胡的时候被媒体劫了胡。
银广夏的股价短短一年间上升400%多,是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结果或与其他机构联手,如何联手,其探究的难度甚大。
基金景宏、基金景福是大成基金管理下属的两只基金,其规模分别为20亿、30亿规模。2000年两基金中报显示,两基金均未买入过银广夏。自2000年7 月20日,银广夏开始结束长时期的除权后整理态势,开始大幅拉升,因此两只基金的第一次建仓是在7月下旬,建仓成本大致在25元。这是第一次建仓阶段。第二次建仓时间在2000年12月14日至年底,其大致成本在32元左右。至此,两只基金的建仓阶段完成。伴随着两只基金的建仓,除权后的银广夏也从21元涨至37.99元,完成了银广夏的最后一次拉高过程。
关键的问题是两只基金是跟庄还是故意高位接货?银广夏曾经在6月26日、27日拉出巨量阴线的同时,完成了冼盘的过程。但从两基金中报分析,并未看到两基金介入的迹象,放弃低位建仓的机会,反而是在两次拉高的过程中完成了建仓的行为。第一次大幅拉高的过程中,成交量始终保持既不放量也不缩量的状态,属于一种推高股价的行为。之后在高位拉出平台,成交量忽放忽缩,说明前期机构刻意减仓的意愿与行为已很明显,但两基金集中性建仓的过程恰恰就在此时,说明两基金在高位主动性接货的意愿非常强烈。或者,银广夏之所以能够在高位保持高位整理的态势,两基金可谓功不可没。
在上半年两基金出现小幅度减仓的行为,但减仓的比例很小,以景宏为例,仅仅15%左右。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两基金在7月份以来竟然出现明显加仓行为。如若不是银广夏事件浮出水面,两基金的仓位会更重。7月份是高科技股暴跌的日子,是所有基金都在减持高科技股的日子,但两基金却是在逆大盘进行单方面的加仓。那么,银广夏事件中两基金的行为、目的又在哪里?与其他机构一起做庄、高位接货,还是在基本面不清楚的情况下选错股票?此点已无从考证。
在银广夏除权后的价格在30元(复权后为60元)之上投资近4亿元的动机如何?落难还是英雄仗义?与其他小投资者一样被骗,还是高位英雄救美人呢?从上面的资料已经基本断定出最后的结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从密切关注基金景宏、基金景福与中经开之间的关系。银广夏事件,再次将中经开推向前台。基金景宏是2000年底银广夏的第八大股东,而“北京中经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其第七大股东,两者之间看似英雄所见相同,选美标准极其一致。同时,中经开作为基金景宏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两者还有亲密的血缘关系。
中经开的覆灭也很有戏剧性,10年大风大浪的恶战一直没有任何风险,最后被一个无名的财经杂志登出《银广厦陷阱》,给一箭射倒了,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关云长和徐晃,斩上将无数,最后却被一个马夫和一个小卒一箭射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