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1217 506
2009-12-30

都是“智猪博弈”惹的祸

(注明:欢迎大家加我为好友,站内多联系,有新文章我好发消息通知各位。)

什么是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说的是,有两头非常聪明的猪(要不怎么叫智猪呢),一大一小共同生活在一个猪圈里。猪圈的一端有一个踏板,踏板连着开放饲料的机关。只要踏一下,在猪圈的另一端就会出现10个单位食物。经过精确的衡量,任何一头猪去踏这个踏板都会付出相当于两个单位食物的成本;每只猪都可以选择或者不踏踏板。

那么,大猪小猪分别会做什么选择呢?
    选择一:两只猪一起去踏,然后一起回槽边进食,则大猪由于食的更快可吃下8个单位食物,小猪只能吃到2个单位食物,扣除各自的成本,大猪实际赢利6个单位食物,小猪则赢利0个单位食物;

    选择二:若大猪去踏,小猪先等候在是食槽边,则大猪因时间耽搁只食得6个单位食物,小猪食得4个单位食物,大猪扣除成本后赢利4单位食物,小猪没有成本因而赢利也为4单位食物;

    选择三:若小猪去踏,大猪先候在槽边,则当小猪赶到槽边时大猪已经吃光了10个单位食物,小猪不仅什么都没吃到,反而付出了2个单位成本

    选择四:两只猪都不去踏,则大家都只能赢利0

      

小猪(右)
大猪(下)
     踏   不踏  
  6,0   4,4
不踏10,-2   0,0

    观察此博弈发现:小猪有优势策略——无论大猪踏或不踏,小猪选择不踏总是最合适的,但是大猪没有优势策略



链接:
信仰乃市场经济之灵魂——信仰战争二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63109&page=1&from^^uid=121038
中国式创业——无奈的选择与无言的结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52503&page=1&from^^uid=121038
让我们用“经济学思维”来看“信仰”——信仰战争一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8745&page=1&from^^uid=121038
敲碎中国人有害的惯性伪经济学思维——第五贴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5136&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一:中国经济正在错失死而复生的良机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3891&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二:外国的月亮它怎么就比中国的圆?——出口与内销价格差异原因分析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0893&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三:猪狗不如地活着——为什么中国人都活着那么累?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1605&page=1&from^^uid=121038
链接四:高考+英语+就业+供房+娶妻+养子+医保=被动地走进坟墓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29431&page=1&from^^uid=121038
中国经济正在错失死而复生的良机——“房价不死,经济不活”第四贴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3891&page=1&from^^uid=12103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30 09:26:11
智猪博弈的启示
    智猪博弈深刻的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免费搭便车问题。无论大猪踏或不踏,小猪都选择不踏;给定小猪不踏,大猪最好去踏。有意思的是大猪选择踏在主观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小猪也享受到了好处。在经济学里,这头小猪被称为搭便车者

    社会之中的大猪和小猪何其之多啊!
    国企为小猪,民企为大猪;
    公务员为小猪,老百姓为大猪;
    房地产为小猪,制造业为大猪;
    学校里行政机关为小猪,教书搞科研的为大猪;
         ………
    这里单单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国企是小猪,而民企是大猪?
    国企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动性是缺失的,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垄断性,一方面是因为它是ZF的亲生儿。国企的盈利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瓜分民营企业的利润,二是抢占更多消费者剩余。(如果亏损呢?放心,国家不会放着亲生子不管的)国企的领导更是迷你猪,他没有改革企业的动力,也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民企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虽然它也会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也会侵害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它总有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因为民企是ZF的养子,它必须面对竞争和追求创新,否则就意味着淘汰和出局,所以它总是冲在最前面,附带着解决社会失业问题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民企不得不去踩踏板,因为这是它唯一的出路。
    其实最大的猪还是靠劳动赚钱的大众,他们更加被动,更加没有选择,更加努力地踩着踏板。这里是“财经郎眼”节目里的数据,给大家做个参考:
    薪资所得/GDP的比例:
    欧美在55-65%;南美在35-40%
    亚洲东南亚国家包括菲律宾和泰国28%
    被美国制裁的伊朗,以及土耳其是25%
    非洲都在20%以下;
    而中国呢薪资所得除以GDP只有8%。(在08年还有12%09年降到8%
         GDP在增长,而老百姓却越来越贫穷了,这个时候你还相信劳动致富的鬼话吗?

    原版的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ZF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若全部的博弈主体,小猪和大猪都试图免费搭车,那么就可能陷入“囚徒困境”。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这个让我想起了计划经济年代,所有人无论大猪小猪,都一律不去踩踏板了,因为大家都吃大锅饭,憧憬着别人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
    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在增量方案里,我觉得美国是大猪,西欧国家和日本是小猪,而联合国和WTOIMF等国际组织是设计游戏规则的组织。中国则是猪食的主要供给方,并且如果中国不愿意供给猪食,那么就用反倾销等手段制裁你。所以呢,踏板就是反倾销手段以及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等,而欧美如果发现猪食不够了,它们会毫不犹豫地踏下去,直到有猪食为止。我想,如果没有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中国这样发展中国家给发达国家投食,发达国家那些猪肯定不会养得这么肥吧!实际上,所谓的福利国家是靠我们这些落后国家维持的,所谓的发达或多或少是建立在贫穷发展之上的。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这个方案也很有意思。游戏设计者过高估计猪的能力,他不希望猪太肥了,可能怕猪太肥会撞坏了猪圈,而维护猪圈的成本是很高的。游戏设计者宁可把钱投在猪圈上,也不愿意投在猪身上,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养猪场的长期存在。无论你是创业的大猪,还是打工的小猪,只要你在竞争性行业里,你的利润总是有限的,因为多余的利润已经提到猪圈的维护上了,或者被垄断性行业瓜分走了。那么剩下的呢?由于不够吃,大家处于饥饿状态,无疑你只有适应丛林法则和恶性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09:27:39

改革与制度锁定
    如果一个制度不是一个好制度,那么就会有人试图推翻这项制度并建立新的制度。但是,改革是有成本的,需要流汗,甚至流血。总有一些人充当大猪的角色,为改革东奔西走,承担为改革而付出的代价,而另一些人就象小猪一样,没有为改革付出努力,却坐享了改革的成果,是免费搭车者
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想搭免费车,都不站出来向旧制度发难,那么并不美好的旧制度就会被长期锁定。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制度明明不合理却又长期存在的现象。

技术创新便车
    小企业通常模仿大企业的产品,等大企业通过广告打开市场后出售廉价模仿品。大企业作为大猪常会花钱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创新,而小企业作为小猪,常常等待大企业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后模仿起技术和产品并生产和出售类似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大猪的欧美拥有技术优势,他们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人才教育、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而作为小猪的中国更多的选择模仿和抄袭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果你有心观察“山寨横行”,基本已经形成一种潜规则了。当下的中国,山寨几乎渗透进了所有的行业,你很难找到一片净土。如果不是我们倡导的企业自主创新,口号打得响,我想我们真不愧是“山寨王国”了,只是中国人多少碍于面子,总不能说中国真正的支柱产业是“山寨产业”。
    其实,山寨真没什么不好的,以目前中国现有的科技实力,想很快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山寨真是一种最快捷的方式。谁让欧美那么抠门,老拿知识产权说事呢!
    很大程度上,我是鼓励山寨的,没有山寨的存在,咱老百姓更得不到实惠;没有山寨的存在,物价肯定会更加高涨;没有山寨的存在,我们将失去“后发优势”。未来的几年,我想中国很可能会迎来“全民山寨时期”,这将是我们解决通货膨胀,解决内需不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直接,最迅速的道路。当然这个全民山寨时期,不能是明目张胆的实行。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手抓好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的这面大旗;一手抓踏踏实实做好山寨工作,利用山寨灵活多变的特点,搞好前期调研、找准渠道、模仿生产、售后服务,争取通过山寨的方式和手段彻底击垮所谓的外国高科技企业,从而摆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行业垄断,并且适时地从山寨中快速催生出中国新型高科技企业,夯实山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没有山寨,哪来创业?
    没有山寨,哪来就业?
    没有山寨,哪来稳定?
    没有山寨,哪来发展?

这个时候,是需要重提“拿来主义”,我们不光要拿来,更要把拿来的东西山寨化,然后发扬光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09:41:01
很有意思的比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09:53:35
说的有点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10:07:38
很有意思的比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