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讲的经济人假定,是说人在经济学来看,都是理性、自私的,人是自私的,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但是经济学这么假定,不是说张三李四,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的时候,研究改革的时候,研究政策制定的时候,我们先把人假定自私,从这个假定出发来研究他。这么假定有什么好处?奥地利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哈耶克,他写过一本书《通向奴役之路》,在这本书里他了一个非常友谊的观点,你制定制度的时候,把人假定好人,从家人出发的话,一定设计出一个坏制度,导致一个坏结果,如果从坏人出发,你就设计出一个好制度,导致一个好结果,他这个讲的很精辟。在现实中有积极意义的。
从政治层面来观察,我们好人假定和坏人假定不一样,比如说监督机制,凡是有权力就要有监督,如果没有监督的话就会有腐败,西方人在构造他们的监督机制的时候,先把官员假定为坏人,他们政治学里有一个政治家无赖假定。政治家不变成无赖怎么办,你要监督看,看着他,怎么看,他们的办法就是三权分立,三足鼎立,相互制衡。所以,哪怕总统违法,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现在我们有监督,但是我们的监督机制是假定党员比群众先进,干部党员比一般党员先进,一句话就是官越大越先进,我们的监督是上级监督下级,干部监督党员,是这样的监督机制,这样引发一个问题,就是上级会少一些监督,一把手会较少监督,因为一把手监督副手,所以这些年我们各个省的计委查出来的腐败都是一把手,因为他们很少的被监督。
大教授看问题如此浅显,关注的不是如何运用好的理论将中国治理好,而是为了迎合ZF官员的心理需求。用心何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4 8:40: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