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3 23:51:39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3 23:47 嗯,你这里只是给出了一个潜在可积空间,跟具体的随机过程判定其实联系不紧密。你也看到了,随机变量本身不涉及时间L-S积分形式跟时间没有关联。但是要做随机过程,初等方法求一下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这些特征值,矩阵退化,这些都隐含在有时间轴的条件下了,不然矩阵怎么退化?。将点值累加,求离散级数或者连续积分,就是随机分析的初步。随机变量当然跟随机现象结果是示性关系,但是跟随机过程本身的特征值没有关系。所以随机变量的选取可能在数值上影响随机过程的特征值,但本身跟随机过程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确实明白我要表达的,肯定应该看明白我对“动态”“随机”词义上的疑问和指责了吧,如果本身是不清楚这些概念,那我再解释,还是说不出所以然的。无意陷入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
这里的一个小问题(也许很无聊)——其实还是前面的:

(你的说法当然有隐含前提)然而,是不是一涉及“随机现象”,就必然默认“随机过程”分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23:53:1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23:55:21
sungmoo 发表于 2010-1-3 23:38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3 23:35 随机过程如果不是动态过程,那是什么?你可以说动态过程可以是动力系统,没问题的,因为动态的可以不随机,但随机的必然动态啊。离开了时间轴,那就是截面数据,是统计的问题了。
前面,也没有谁说:“随机不是动态”了。

现在终于清楚问题在哪里了:“统计问题”算不算“随机问题”。
根据浙大第三版,算。
根据我看到的教材,都是直接测度论结束条件期望-鞅,没有任何测度论为基础的概率论的教材提到过统计的地位问题。
陈希孺院士的统计教材是经典,讲的也全是的多元统计,并未牵涉时间。随机过程我就学了点低维的。在一、二元概率论里面,统计的所有特征值分析问题,都是随机的问题,但高维的,我不知道。
我不信经济学宏观的,能做到高维数(大于3)的随机分析,数学界都还没解决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00:02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3 23:55
sungmoo 发表于 2010-1-3 23:38 现在终于清楚问题在哪里了:“统计问题”算不算“随机问题”。
根据浙大第三版,算。
根据我看到的教材,都是直接测度论结束条件期望-鞅,没有任何测度论为基础的概率论的教材提到过统计的地位问题。
陈希孺院士的统计教材是经典,讲的也全是的多元统计,并未牵涉时间。随机过程我就学了点低维的。在一、二元概率论里面,统计的所有特征值分析问题,都是随机的问题,但高维的,我不知道。我不信经济学宏观的,能做到高维数(大于3)的随机分析,数学界都还没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我的问题已经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00:11
我觉得林毅夫的那句话 应该是在强调1:1的地图是没有用的,经济学应该有必要的抽象化~~ 而至于索罗模型嘛,在那个时代做出那样的突破还是很了不起的! LZ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那是的东西,这没有意义! 至于宏观经济学是伪科学,不是完全赞同,个人觉得宏观经济学重点不在那些数学,理清流派思路,各家观点,数学只是个工具,还是那句话,不要被数学绑架~
PS:有些宏观的观点确实很无聊,经常跟室友在宿舍里骂娘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01:29
刚学高级宏观时也是这样认为,后来从事资产定价研究,发现宏微观是相当总要的基础,其实现实中的宏观经济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没有一个人能看清其运行的机制,而经济学家总是简化,简化,使得很多跟现实脱离。抱怨宏观是鸡肋的,大多是对模型那些不符合现实的假设和强调数学技巧的研究模式所影响,这也是经济学的悲哀。所以宏观经济学存在很多学派,因为经济学家至今都无法弄清这个系统,人的行为实在是太难模型化了,所以大多数宏观经济学的模型感觉是那么假,其实如果理解了模型背后的思想,你就会发现宏观 is very interest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01:29
我顶LS的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08:29
sungmoo 发表于 2010-1-3 23:51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3 23:47 嗯,你这里只是给出了一个潜在可积空间,跟具体的随机过程判定其实联系不紧密。你也看到了,随机变量本身不涉及时间L-S积分形式跟时间没有关联。但是要做随机过程,初等方法求一下协方差和相关系数这些特征值,矩阵退化,这些都隐含在有时间轴的条件下了,不然矩阵怎么退化?。将点值累加,求离散级数或者连续积分,就是随机分析的初步。随机变量当然跟随机现象结果是示性关系,但是跟随机过程本身的特征值没有关系。所以随机变量的选取可能在数值上影响随机过程的特征值,但本身跟随机过程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确实明白我要表达的,肯定应该看明白我对“动态”“随机”词义上的疑问和指责了吧,如果本身是不清楚这些概念,那我再解释,还是说不出所以然的。无意陷入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
这里的一个小问题(也许很无聊)——其实还是前面的:

(你的说法当然有隐含前提)然而,是不是一涉及“随机现象”,就必然默认“随机过程”分析呢?
把随机变量W(t)的t令为点值,前后孤立的看,就是初等概率的特征值的问题。这是低维(小于3)的情况,答案是这样,高维的不清楚,也没精力和心思去看那些。

统计侧重点是做因素分析和检验的,随机过程也能做,但侧重点不一样,其实数学根基是一样的。好比解方程,数值解和有限群,一个用泛函,一个用代数,你能说两个是一回事么?又能说不是一回事么。非要说是和不是,我觉得这就没法说了。

我只能说,按照浙大第三版的某段话,统计学就是随机过程的静态版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09:48
宏观经济学很有趣,也很难,但是现实生活难道很容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23:32
sungmoo 发表于 2010-1-3 23:3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3 21:55 不过我想强调一点,任何随机现象,都是动态的
那么,

(1)“概率空间”与“随机现象”有何关系?

(2)“随机变量”与“随机现象”有何关系?

(3)“概率空间”与“动态”有何关系?

(4)“随机变量”与“动态”有何关系?

(“随机过程”与“动态”间的关系,本人能理解,不理解的是上述四个问题)
(1)概率空间是赋值空间,随机现象跟概率空间没关系。例子: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规则就是赋值空间,跟电子电荷没关系,赋值是任意的,要得只是一个直观的数值。

(2)随机变量就是赋值,把跟概率空间毫无关系,但满足集合论抽象的客观现象赋值,强调一下,赋值是随意的,好比效用函数,准确值没有意义,能比较大小就行,一个意思。
(3)“概率空间”就是积分取值域的分母,你在一个时间点上积分可以进行运算,在一段时间点的积分也可以进行运算。前提都是运算可行,而运算可行就是概率空间保证做的事情。
(4)随机变量可以是伪的。其实动态这个词本身有2个含义。一个是动力系统的动态,如果是这个意思,我们争论的那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就是前后矛盾的定义。动力系统是因果系统,而不包括任何随机现象。另一个理解为无规律现象,但无规律现象本身就是被随机过程所研究的,这就是重复定义。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吧,我自己拼的,从概念上有问题的。“动态”要么是动力系统,要么是随机系统。如果是后者,是随机系统了,命名岂不等价于“随机系统随机一般均衡”?而如果是动力系统,更奇怪了,动力系统从不研究随机过程,前后抵触。所以,这个名称要么是吃口了,要么命错了。如果一个学科的名字都犯这种错误,怎么可以上升到研究方法这种程度?

不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27:57
宏观是抽象了许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39:44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23 (2)随机变量就是赋值,跟概率空间毫无关系,但满足集合论抽象的客观现象赋值,强调一下,赋值是随意的,好比效用函数,准确值没有意义,能比较大小就行,一个意思。
(1)“随机变量与概率空间毫无关系”,也许老兄又自有所指(比如“满足集合论抽象的客观现象赋值”——也许这指可测性?),但本人不推荐这种说法。(也许不同教材对“随机变量”以及“随机元”有不同的定义,两者或者同义,或者不同)就本人的了解,随机变量是定义在概率空间上的,并且函数值是有限的。

(2)随机变量的赋值虽有“任意性”,但也不是“无条件任意的”,至少它须是(“事件域/Borel域”)可测函数。

(原帖有不当之处,现改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41:50
sungmoo 发表于 2010-1-3 22:48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3 22:22 老生常谈,天狗吃月。
这个理论好么?能准确预测吧,能证伪吧。
“可被证伪”与“已被证伪”,是两回事。
这句话精髓,可是,事先我们怎么判断“可被证伪”?

非欧几何和欧氏几何的公理根基完全冲突:非欧公理认为平行线可相交,欧氏认为不可以。用非欧可以证伪欧氏,用欧氏也可以证伪非欧。但是,这两种几何公理,都符合客观实际经验。还有一个例子是选择性公理,承认,是符合客观世界的,不承认,做出来的结论一样符合。他们哪个是伪的?

这一点我非常迷惑。望详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45:23
感觉还是微观比较科学严谨,但也只是相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46:10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2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吧,我自己拼的,从概念上有问题的。“动态”要么是动力系统,要么是随机系统。如果是后者,是随机系统了,命名岂不等价于“随机系统随机一般均衡”?而如果是动力系统,更奇怪了,动力系统从不研究随机过程,前后抵触。所以,这个名称要么是吃口了,要么命错了。如果一个学科的名字都犯这种错误,怎么可以上升到研究方法这种程度?不解。
(首先,我不想说上面的说法是“文字游戏”)

如前,你也说过,“动态”与“时间”有关;那么,如上所说,你强调的“动态”显然不只与“时间”有关。

如果别人的“动态”仅指“与时间有关”呢?

“动态随机”又可否表达“与时间与不确定有关”呢?

(当然,你可以说我的说法是“文字游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50:17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23 其实动态这个词本身有2个含义
那么,这2个含义,是否就是仅有的2个含义呢?

(当然,你又可以说,我在玩“文字游戏”。
——当我说“这取决于你的定义”时,我可以允许你说我在玩“文字游戏”。当然,你也可以说你所指的“动态”就仅有这2个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52:24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00:39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23 (2)随机变量就是赋值,跟概率空间毫无关系,但满足集合论抽象的客观现象赋值,强调一下,赋值是随意的,好比效用函数,准确值没有意义,能比较大小就行,一个意思。
(1)“随机变量与概率空间毫无关系”,也许老兄又自有所指(比如“满足集合论抽象的客观现象赋值”——也许这指可测性?),但本人不推荐这种说法。(也许不同教材对“随机变量”以及“随机元”有不同的定义,两者或者同义,或者不同)就本人的了解,随机变量是定义在概率空间上的,并且函数值是有限的。

(2)随机变量的赋值虽有“任意性”,但也不是“无条件任意的”,至少它须是(Borel)可测函数。
嗯,小说明一下,可测函数基于选择性公理,如果承认选择性公理,就会构造出不可测集(100年来也就一个人构造出了不可测集,lebesgue,其他人的构造本质与lebesgue当初方法无异)。如果不承认选择性公理,世上是没有不可测集的。所以一般已经不讨论概率空间的可测性了,都是可测的。至于完备和不完备的概念,也是基于零测集,而零测的拓扑观点,就是一个compact吧,扯远了,那个实际意义不大,可以视作没用。
集合论的赋值就是要避免“罗素悖论”那种情况,这种情况除了抽象意义的,我没见过现实生活中存在过。所以我才说随机变量与概率空间无关,也说了任意性赋值。这些都经得起最严格的推敲的。如果有疑惑,前一部分可以看halmos的《简单集合论》前两章,后一部分可以看江泽坚老先生的《实变函数论》在讲豪斯多夫测度时候给出的结论,以及shierpinski(好像这么拼写的...)的另一个不可测集的描述。直接看结论就可以了,不用看证明。我保证这个结论是测度学已经公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52:28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08 好比解方程,数值解和有限群,一个用泛函,一个用代数,你能说两个是一回事么?又能说不是一回事么。非要说是和不是,我觉得这就没法说了。
其实,你的这个“好比”,已经回答了我全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已经不必继续讨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0:57:19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00:4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2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吧,我自己拼的,从概念上有问题的。“动态”要么是动力系统,要么是随机系统。如果是后者,是随机系统了,命名岂不等价于“随机系统随机一般均衡”?而如果是动力系统,更奇怪了,动力系统从不研究随机过程,前后抵触。所以,这个名称要么是吃口了,要么命错了。如果一个学科的名字都犯这种错误,怎么可以上升到研究方法这种程度?不解。
(首先,我不想说上面的说法是“文字游戏”)

如前,你也说过,“动态”与“时间”有关;那么,如上所说,你强调的“动态”显然不只与“时间”有关。

如果别人的“动态”仅指“与时间有关”呢?

“动态随机”又可否表达“与时间与不确定有关”呢?

(当然,你可以说我的说法是“文字游戏”)
好问题。
“动态”仅指“与时间有关”,那么“随机”这个明显就是时间概念的属于改成与时间无关的“统计”是否避免了语义重复?
“与时间的不确定性”不也是“随机”的定义之一?因为随机不就是时间序列上的不确定性?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在重复。如果这个动态指的是动力系统的,那绝对错到家。但如果重复定义,可能是对语言的理解不够敏感吧,我是觉得重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01:21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52 嗯,小说明一下,可测函数基于选择性公理,如果承认选择性公理,就会构造出不可测集(100年来也就一个人构造出了不可测集,lebesgue,其他人的构造本质与lebesgue当初方法无异)。如果不承认选择性公理,世上是没有不可测集的。所以一般已经不讨论概率空间的可测性了,都是可测的。至于完备和不完备的概念,也是基于零测集,而零测的拓扑观点,就是一个compact吧,扯远了,那个实际意义不大,可以视作没用。
就这个问题,我也想小说明一下。(我前面表述有不当,现已改正)

说随机变量是“可测函数”,其实指的是,R上的任意Borel可测集的原像都是事件(而不单指或特指函数的Lebesgue可测性)。

(当然,个人还是偏向采用选择公理的——虽然它也带来许多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03:20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57 那么“随机”这个明显就是时间概念的属于改成与时间无关的“统计”是否避免了语义重复?
个人还认为(当然,仍属于“文字游戏”):“随机”不必然或明显包含时间概念。

(当然,你也可以坚持你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03:42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01:01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52 嗯,小说明一下,可测函数基于选择性公理,如果承认选择性公理,就会构造出不可测集(100年来也就一个人构造出了不可测集,lebesgue,其他人的构造本质与lebesgue当初方法无异)。如果不承认选择性公理,世上是没有不可测集的。所以一般已经不讨论概率空间的可测性了,都是可测的。至于完备和不完备的概念,也是基于零测集,而零测的拓扑观点,就是一个compact吧,扯远了,那个实际意义不大,可以视作没用。
就这个问题,我也想小说明一下。(我前面表述有不当,现已改正)

说随机变量是“可测函数”,其实指的是,R上的任意Borel可测集的原像都是事件(而不单指或特指函数的Lebesgue可测性)。

(当然,个人还是偏向采用选择公理的——虽然它也带来许多麻烦)
技术问题可以搁置,我很不解的是另一个问题,你已经指出来了,请看310楼。

我是很想知道你的看法的。我迷惑很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06:17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57 “与时间的不确定性”不也是“随机”的定义之一?因为随机不就是时间序列上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的出发点不同。

我不认为“随机”必然包含“时间”意义。

(当然,如果你认为“静”无非是“动”的一种特殊情形,那么所谓“静态**”一类的说法也统统可以抛弃了,也都是冗余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07:12
唉~      这是仁者见仁的说法    要这么说一旦涉及低级数学变形出来的公式没有他存在的理由   那世界就太简单了吧   两门学科:写字的人文、算数的理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10:11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1:03 技术问题可以搁置
这里牵涉的“技术问题”也无非想说明我自己的观点:

(1)概率空间与“随机现象”有关;

(2)概率空间与“随机变量”有关。

当然,如果说,把随机变量理解成随机过程的特殊情形,从而随机的总是动态的,那么,关于“静态的”种种说法,应该统统都“有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16:3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41 可是,事先我们怎么判断“可被证伪”?非欧几何和欧氏几何的公理根基完全冲突:非欧公理认为平行线可相交,欧氏认为不可以。用非欧可以证伪欧氏,用欧氏也可以证伪非欧。但是,这两种几何公理,都符合客观实际经验。还有一个例子是选择性公理,承认,是符合客观世界的,不承认,做出来的结论一样符合。他们哪个是伪的?
仅就上面的例子而言,我想知道:“平行线”(乃至“直线”)在几何中是否有明确的定义?

(“平行线”的定义,是否需要事先讨论所欲定义概念的“存在性”?比如,定义或构造Lebesgue测度时,其实首先是在讨论是否存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某种测度)

(如果定义不清楚,我个人以为,“符合客观实际经验”这种提法还比较空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21:46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01:10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1:03 技术问题可以搁置
这里牵涉的“技术问题”也无非想说明我自己的观点:

(1)概率空间与“随机现象”有关;

(2)概率空间与“随机变量”有关。

当然,如果说,把随机变量理解成随机过程的特殊情形,从而随机的总是动态的,那么,关于“静态的”种种说法,应该统统都“有问题”了。
我昏,概率空间的定义,我没翻书哈,印象中应该是:“正则的完备空间”,正则就是要求部分和不会大于整体,完备就是要求不完备和完备的集相差一个零测度。实在找不到任何关于随机现象的表述。

非要把赋值过程看做一个相关联的概念,那确实有关系了。目前看的这些本高概和测度还有实变的书,定义概率空间的时候,确实是都没提到随机现象的。所以数学跟实际差距很大,数学概念一精准,发现没法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28:19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01:1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0:41 可是,事先我们怎么判断“可被证伪”?非欧几何和欧氏几何的公理根基完全冲突:非欧公理认为平行线可相交,欧氏认为不可以。用非欧可以证伪欧氏,用欧氏也可以证伪非欧。但是,这两种几何公理,都符合客观实际经验。还有一个例子是选择性公理,承认,是符合客观世界的,不承认,做出来的结论一样符合。他们哪个是伪的?
仅就上面的例子而言,我想知道:“平行线”(乃至“直线”)在几何中是否有明确的定义?

(“平行线”的定义,是否需要事先讨论所欲定义概念的“存在性”?比如,定义Lebesgue测度,其实首先是在寻找是否存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某种测度)

(如果定义不清楚,我个人以为,“符合客观实际经验”这种提法还比较空洞)
这就是数学最让人抓狂的,注意了,平行线这个概念哈,是公理。。。。公理不需要定义,需要感知。
lebesgue的不可测集,就是在建立映射的时候引入了“链”,就是良序了,当然就是选择性公理的等价了。如果不引入“链”,就得不出m(Q)=1的悖论。Q是实轴上的有理数。
链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不引入,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这个选择性公理我一直迷惑的就是,面对无穷集合,你承认有一个极大值,一套完美的积分理论,符合实际;你不承认有极大值,一套完美的积分理论,符合实际。

直线是一个公理的概念,平行线也是,所以我就说,难道公理错了?那,是哪个公理错了呢?互相都可以证伪,单独都符合实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37:28
(纯粹个人意见:)“可证伪性”的前提是,“(经验上的)可检验性”,并且它是“事前”、“先验”或“检验前”的概念。

个人以为,“可证伪性”既不指“逻辑证伪”(推理本身不符逻辑法则),也不指“前提相悖”的两种(都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它指的是,“(检验之前)是否可能与经验冲突”。

(1)一种不具有(经验上的)可验证性的命题,自然不具有“可证伪性”,比如说某人拥有“屠龙之技”。
(2)一种具有(经验上的)可验证性的命题,但不可能与经验冲突的命题,也不具有“可证伪性”,比如说“明天可能下雨,可能不下雨”,“有些天鹅是黑的,有些天鹅不是黑的”。

对于(2),就要看,检验前,待检验的命题是否有“备择可能”。

事实上,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内容,就是具体的证伪思想的运用——检验前先提出H0与H1(逻辑上,两者是相互冲突的)。检验后,对于H0,我们只能说“是否拒绝”,而不能说“是否接受”。

******
而“已被证伪”是后验概念。我们不能用“已被证伪”来说明“可被证伪”,因为两者是针对检验前后的(人们信息状态并不相同)。

(以上说得比较零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01:45:48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01:21 我昏,概率空间的定义,我没翻书哈,印象中应该是:“正则的完备空间”,正则就是要求部分和不会大于整体,完备就是要求不完备和完备的集相差一个零测度。实在找不到任何关于随机现象的表述。

非要把赋值过程看做一个相关联的概念,那确实有关系了。目前看的这些本高概和测度还有实变的书,定义概率空间的时候,确实是都没提到随机现象的。所以数学跟实际差距很大,数学概念一精准,发现没法用了。
个人观点:

如果有人愿意将概率空间中的那个sigma域称作“事件域”,将其中的那个非空集称作“样本空间”,将其中的那个测度称作“概率”或“几率”(当然是规范化了的),这些称谓本身就在表达“与随机现象有关”。

(如果不关于“随机现象”,人们把概率空间上的可测函数称作“随机变量”,又意欲何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