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4 16:49:07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31 兄弟学习了一下,看到有人这么说
显示偏好理论,只是偏好论的一种,当然,它也有重要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6:56:01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31 那么这种理论,这种观点,它和买方拥有的钱,手里的钱,更加接近了。但是,还是不够直观、简练,贴近现实
(在这种理论中)偏好虽然要由“既定预算约束下的选择行为”来“显示”,但是它本身独立于预算约束。

换句话说,即使消费者的偏好没有(或者没有条件)被“显示”出来,从而你不了解其偏好,你也不能否认它“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6:59:26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31 消费者的偏好是什么呢?确切来说,在假定购买力不变的前提下,怎么样来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偏好?就看他如何分配既有的钱就可以了。我们数数,他把总量购买力的多少元,想购买这个,把另外的多少元,想购买那个。。。。。这里还有省略的前提,就是同一时期内,既有的卖方供应量不变,也假定各卖主的物品是一下子全部的呈现到消费者面前。
Marshall需求函数的思路是,给定消费者的偏好与预算约束(这两者是独立的),讨论消费者的最优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02:28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59 如果研究单个价格现象,互相联系着的全部市场上的价格现象,以上远远不够,并且也不直观、简练、贴近现实。
微观经济学(尽管它那么不“尽如人意”,那么不“现实”)的内容本身也在显示:

即使要讨论如此如此“不符合现实条件的极端情况中”的价格,也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远远不够、不直观、不简练”)。

要想进一步讨论更复杂的情况,理论会更复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05:53
再简单一点说,我们不能说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没有偏好”,而可以说其“没有(有效)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09:2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5:06 度量衡很明显的12进制和24进制。
这话也不甚明了。

度量衡也未必只是12进制和24进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10:52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31 如果仅仅讨论某种物品的价格问题,可以直接看结果,看买方如何提供购买力。不需要看单个消费者如何分配自己的购买力。
经济学首先要探讨其中的“市场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14:27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31 各种教科书对显示性偏好的定义有所不同(这或许是因为它太拗口了),但其中意思我认为是,在一个预算约束上消费者可以选择X组合和Y组合,他最终选择了X,那么在另一个预算约束上,如果X、Y都可行,他还会选择X组合。
这属于显示偏好公理,而非显示偏好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16:10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7:13 个体喜欢什么,喜欢什么价格,对价格的形成不起作用
这种表述已经默认了某种市场结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18:21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7:13 预算约束很重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他的心理,消费习惯,本身就有指导,改造,决定
这属于“内生偏好”理论。

不过,既然强调收入对偏好有作用,为什么不把其他因素也考虑进去呢?

(先验地看,影响偏好的因素应该不只收入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19:55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7:16 经济主体,无非是提供了多少物品,多少货币
经济学同样可以分析“没有货币”的经济体系。

而市场结构的关键是,个体对市场价格(交换比率)的影响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21:23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7:16 经济活动,价格现象,人的行为,应当有统一性,一般性。
对统一与一般的把握,也离不开对“零散”与“个别”的充分了解/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29:08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6:37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3:30
罗宾逊夫人早就提到这个批判了。。。效用论只是教学工具,利于教学,跟那个IS-LM曲线一样。
兄弟不了解这些。谢谢老兄。

另外,请老兄有空的话,批评兄弟这里的发言,请看 罗素悖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70135&page=1&from^^uid=1213964
狂昏。。。罗素悖论是针对cantor集合论的。这篇帖子说半天罗素悖论,连罗素在说什么都看不到。
这个悖论提出来之后已经在70多年前被zorn的公理体系或者冯诺依曼的公理体系彻底避免。
就事论事的说很难理解罗素为什么针对cantor集合论提出悖论,看了那些回复的,提到无限概念,其实这个东西吧倒不觉的是罗素本意,因为罗素本身仅仅针对了cantor在集合论上的缺陷,数学史上解决这个悖论也仅仅是用了几个公理和衍生概念,就说清楚了。

我其实没太明白有限无限割裂,联系这些我觉得甚为空洞的哲学术语,我只晓得如果您自己证明或者看懂选择性公理(AC),良序公理(WO),豪斯多夫极大原理(HMP),左恩引理(ZL),何必还要费口舌举例说明呢?如果不懂,举一万个例子也没用。罗素自己就在1906年阐明了选择性公理并证明了豪斯多夫极大原理,这就够了,人家这个哲学家是这个层次的,这种层次的哲学家才受到数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的尊重,而不是连高等积分都不会的高中就开始学文科,本科接触不到物质科学思想史,读研读博靠文章靠主义吃饭的“哲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32:24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16:39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5:13 也许你也知道,最简洁的进位制是8进位
个人认为,最简洁的是二进制。
斑竹,这个你外行了。。。还真不是,简单不等同于简洁,效率最高的进位制就是8,大二上过数论的孩子都知道这个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36:23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29 就事论事的说很难理解罗素为什么针对cantor集合论提出悖论
针对的不是朴素集合论的概括原则吗?

Cantor自己也发现了悖论(最大基数悖论)。那么,集合(按求幂集的方式)越来越“大”下去,天下有没有“最大”的集合呢?Cantor悖论本身就给罗素以线索吧?

罗素悖论也完全可以对应语义学悖论(关于“自谓”与“非直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42:00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17:3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29 就事论事的说很难理解罗素为什么针对cantor集合论提出悖论
针对的不是朴素集合论的概括原则吗?

Cantor自己也发现了悖论(最大基数悖论)。那么,集合(按求幂集的方式)越来越“大”下去,天下有没有“最大”的集合呢?Cantor悖论本身就给罗素以线索吧?

罗素悖论也完全可以对应语义学悖论(关于“自谓”与“非直谓”)。
是连续统假设,就是连续的概念在两个阿列夫之间是否还有一个或者多个。。。
那个基数理论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最大”,而是在质问世人,有没有介于两个阿列夫power set之间的势。斑竹回家温习点集拓扑去。。

对等和势的概念是波尔扎诺第一个提出来的,他在康托之前就已经写出了本科生点集拓扑论的主要结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43:05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32 斑竹,这个你外行了。。。还真不是,简单不等同于简洁,效率最高的进位制就是8,大二上过数论的孩子都知道这个结论。。。。
愿闻其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44:20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42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17:36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29 就事论事的说很难理解罗素为什么针对cantor集合论提出悖论
针对的不是朴素集合论的概括原则吗?

Cantor自己也发现了悖论(最大基数悖论)。那么,集合(按求幂集的方式)越来越“大”下去,天下有没有“最大”的集合呢?Cantor悖论本身就给罗素以线索吧?

罗素悖论也完全可以对应语义学悖论(关于“自谓”与“非直谓”)。
是连续统假设,就是连续的概念在两个阿列夫之间是否还有一个或者多个。。。
那个基数理论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最大”,而是在质问世人,有没有介于两个阿列夫power set之间的势。斑竹回家温习点集拓扑去。。

对等和势的概念是波尔扎诺第一个提出来的,他在康托之前就已经写出了本科生点集拓扑论的主要结果了。
那也请你温习一些逻辑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50:00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42 是连续统假设,就是连续的概念在两个阿列夫之间是否还有一个或者多个。。。
那个基数理论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最大”,而是在质问世人,有没有介于两个阿列夫power set之间的势。斑竹回家温习点集拓扑去。。对等和势的概念是波尔扎诺第一个提出来的,他在康托之前就已经写出了本科生点集拓扑论的主要结果了。
也就是说,你认为罗素提出悖论针对的是“连续统假设”??

(G)CH独立于ZF。

按照概括原则引出的“一切集合的集合”,与其幂集相比较,谁的基数更大?

罗素悖论,无非可以表述为:“所有不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组成的集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51:16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17:13

预算约束很重要。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他的心理,消费习惯,本身就有指导,改造,决定。

个体喜欢什么,喜欢什么价格,对价格的形成不起作用。
=====================================================
这个观点正确的前提应该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54:39
Cantor定理表明,集合的基数小于其幂集的基数。

而按Cantor的概括原则,“一切集合的集合”的基数又不可能小于其幂集。

这本身就暴露了概括原则存在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55:03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17:50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7:42 是连续统假设,就是连续的概念在两个阿列夫之间是否还有一个或者多个。。。
那个基数理论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最大”,而是在质问世人,有没有介于两个阿列夫power set之间的势。斑竹回家温习点集拓扑去。。对等和势的概念是波尔扎诺第一个提出来的,他在康托之前就已经写出了本科生点集拓扑论的主要结果了。
也就是说,你认为罗素提出悖论针对的是“连续统假设”??

(G)CH独立于ZF。

按照概括原则引出的“一切集合的集合”,与其幂集相比较,谁的基数更大?

罗素悖论,无非可以表述为:“所有不以自己为元素的集合组成的集合”。
“最大”和基数,我想当然的把这个理解成了斑竹你在说连续统。说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7:56:26
sungmoo 发表于 2010-1-4 17:54
Cantor定理表明,集合的基数小于其幂集的基数。

而按Cantor的概括原则,“一切集合的集合”的基数又不可能小于其幂集。

这本身就暴露了概括原则存在的问题。
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8:02:25
讨论这种问题最怕遇到百度帝和演讲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8:56:22
社会变量的运行时不可推测,更不可计算出来。能够计算的只是以往的过去发生,而且是舍去了许多因素,强加了同样多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9:24:15
{:2_35:}{:2_35:}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2561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19:40:58
路过,长见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20:26:28
喜欢楼主,起码是有理,有据, 有结论.

剩下就差标准了.严格来说.

宏观经济学 是不是科学, 我不知道.  但,你够科学的了!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20:35:24
撒哈拉的伐木工 发表于 2010-1-4 18:02 讨论这种问题最怕遇到百度帝和演讲帝。。。
也怕遇到文字游戏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4 20:37:17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4 20:07 老兄此论,比较迂腐了。完全竞争,或者不完全竞争,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统一的一般化的规律。
就怕有人在分析中明明已经默认了某种市场结构却不清楚或不承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