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曼专栏/勿蹈1937年的错误
【联合报╱陈世钦译】
2010.01.05 04:02 am
接下来的经济新闻会像这样:下次就业报告可能显示,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已出现2年来的首次增加。下一次的GDP报告可能显示,GDP去年底出现稳固成长。专家学者一定会陆续发表乐观的评论,并再次呼吁美国政府结束刺激方案。届时,他们呼吁美国政府及联准会取消经济支撑措施的分贝一定更高。
如果美国政府留意这种主张,我们将重蹈1937年严重错误的覆辙。当时,联准会与罗斯福政府认为大萧条已经结束,美国经济可拋开支撑。结果开支减少,货币政策趋紧,美国经济迅即再次跌入深渊。
我们不容如此。联准会主席柏南克与欧巴马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罗默女士均是专研大萧条的学者。罗默曾经提醒我们切勿重演1937年的旧事。不过有时候记得过去的人还是会重蹈覆辙。
阅听经济新闻须记住,即使经济陷入持续性衰退,也偶尔会出现不错的数字,这其实不代表什么,且很正常。以2002年初为例,初步报告显示,美经济年成长率达到5.8%;失业率却继续增加一年之久。
1996年初,初步报告显示,日本经济的年成长率达12%。这导致不少人意兴风发的声称,「日本经济总算已经进入自力推进复苏的阶段」。事实上,此时的日本只来到它失落10年的中途。
这种假象有时是统计上的幻觉。不过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源于「库存反弹」。如果经济陷入衰退,企业通常会累积大量的未出清存货。为解决库存过量的问题,它们通常会降低产量。一旦库存过量的问题解决,就会再次提高生产量,导致GDP突然出现大幅成长。遗憾的是,除非包括消费者开支与长期投资在内的需求面力道增加,库存反弹造就的成长只是昙花一现。
这使我们回到仍然严峻的经济基本面。
在过去10年的好光景,房市荣景与消费支出激增是驱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如今,这两个因素已消失无踪。前一次荣景留下的空屋随处可见,消费者的财富较房市泡沫破灭前锐减11兆美元,不可能恢复以往只知一味消费不知储蓄的习惯。在这种局面下,美国不可能出现另一波房市荣景。
剩下什么?如果企业投资再趋热络,一定有帮助。然而我们很难看出这种热络将从何而来:产业产能过剩,商办租金因办公空间严重供过于求而暴跌。
出口能否有所帮助?美国贸易赤字曾经缩小,多少有助于缓和经济衰退的冲击。然而赤字已再次扩大,原因之一是,中国与其它享有贸易盈余的国家不肯调整个别货币的汇率。
换言之,我们近期内所听到任何有关经济的好消息一定是假象,不意味美国经济已迈向持续复苏。症结是,决策者会不会误判,进而重复1937年的错误?事实上,他们已经如此。
欧巴马政府的财政刺激方案,原本预期于今年中左右会对GDP与就业产生最大的效果,然后刺激措施就会渐渐退场。然而这么做还太早:为什么要在失业仍然严重之际,不再继续支持?国会早该在数月前就备妥第2套刺激方案,因当时的局面已明白告诉我们,衰退幅度与时间一定比最初的想象还严重。然而国会什么都没做,而我们即将看到的虚幻数字很可能导致国会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另一方面,联准会官员最近提到改变积极支撑经济的对策,改采「退场策略」的问题。购买长期公债这项支撑经济政策已经结束,预料购买抵押担保证券这一项将在几个月后取消。即使联准会不直接调高利率,这也等于紧缩货币政策。柏南克正承受这方面的庞大压力。
联准会是否可能及时明白,对抗衰退的任务尚未完成?国会是否亦然?如果两者不明白这个道理,2010年将是以经济荣景假象开始,以悲惨终结的一年。(作者Paul Krugman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陈世钦译)
【2010/01/05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