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克鲁曼专栏/南欧危机的真相
【经济日报╱克鲁曼(Paul Krugman)/陈家齐译】
2010.02.11 04:28 am
大部分对欧元区问题的报导集中在希腊,这很可以理解,因为希腊的财政问题的确最为严重。但希腊也是个很小的经济体,经济规模大得多的西班牙,恐怕才会是危机的核心。虽然许多人都会跟你说西班牙的问题出在不负责任的财政支出,但我已多次撰文表明,至并非实情。西班牙的问题不是财政挥霍,而是欧元区内的「非对称冲击」。这个问题许多人都已谈过,但实际发展却比他们忧虑得更严重。
故事要从西班牙的房地产泡沫说起。西班牙就像美国与许多其它国家一样,房地产价格在2000年之后一飞冲天,造成钜额的资本流入。根据IMF的统计资料,德国累积了钜额的外贸盈余,但西班牙与其它周边国家却承受了钜额的外贸赤字。
这笔庞大的资本流入造成了典型的转移问题:西班牙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因此增加,造成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明显高出德国与其它外贸出超国。从IMF统计的国内生产毛额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可以看到,西班牙的通膨增速远高于德国。而请注意,由于西班牙与德国的货币都是欧元,西班牙货品变贵的幅度是的确大于德国。
但是随着经济泡沫破灭,西班牙的国内需求大幅减少,而西班牙产品由于连年的涨价在欧元区内失去竞争力。如果西班牙还有自己的货币,那可以在经济兴盛时升值,泡沫破灭时贬值,调节西班牙的国际商品竞争力。但由于西班牙已经没有自己的货币,它只好「国内性贬值」——经历数年的痛苦通货紧缩与高失业率。
那财政赤字怎么来的?西班牙的财政状况在经济兴盛期非常优异。现在西班牙政府的钜额赤字不是造成今日危机的原因,而是经济危机的结果:税收锐减时,政府却必须扩大支出以减缓失业的痛苦。从IMF的数据你可以看到,2001到2007年间西班牙的财政盈余还优于德国,是到了经济泡沫破灭后才急转直下。
欧盟的政治菁英要负起责任:他们拚命推动单一货币,却对这种「非对称冲击」的警告充耳不闻,结果这种问题真真确确地发生了。
所以我在呼吁欧元应该解体吗?不,这样作的后果将非常惨重。我认为欧洲应该继续挺住欧元,但也应该尽快进行财政与劳工市场的整合,让单一货币更为可行。但现在,唉,一片狼籍。
(作者Paul Krugman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2010/02/11 经济日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