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106 13
2006-01-31

一米线的失灵与有效

从1994年起我市的各储蓄所便陆续开始设立“一米线”,以保护客户的隐私,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人们对储户的素质大发感慨。
前不久,我来到了一家招行的储蓄所。在这里,等候办理业务的储户坐在离柜台两三米远处的座椅上,柜台前只有正在办理业务的储户,人人相拥的排队等候的情景不见了。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客户,其“素质”为什么在招行的储蓄所里骤然提高了呢。

原因要从竞争的规则说起。招行储蓄所的门口有一个排队机,储户从上面撕下一张纸条,上面标有该储户的顺序号,营业员按号为储户办理业务。于是,大家不必排队,可以悠然的坐在一旁等候办理业务。没有了排队,拥挤不堪的排队现象也随之消失了,储户也不必为自己的密码被他人看到而提心吊胆了。

“按号论序”的规则的选择导致了人们行为的变化。办理业务的次序一定了,收益不变,人们自然会去想办法降低成本,去寻得一份“悠然”。我们企盼着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宣传教育并不总是灵丹妙药,它改变的是人们的知识,其功能的发挥也受局限条件的约束。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改变一下行为规则、改变一下约束条件呢,在某些时候也许这样会更简单、更有效。

(作者QQ:39409922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3 17:11: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31 21:42:00

后记:很多年前家乡的储蓄所就实行“一米线”制度了——后面排队的客户与前面正在办理业务的客户保持一米的距离。这种制度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对市民的行为改变甚微。

去年暑假回家,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招商银行的储蓄所办理业务。在那里,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坐在一旁安静等候。拥挤的现象不见了。

这里我想说明制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经济学不可以把人的行为归因于道德。

欢迎大家指正。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 09:51:00

回复

非常好的案例,奖励楼主金钱50、魅力30、经验50。有几个问题,楼主和大家都可以进一步挖掘一下。

1)排队造成的负效用主要由客户承担,银行引进排队机反而增加了成本,那么银行这样做的激励何在?现实中,竞争似乎没有迫使所有的银行都安装排队机,为什么?

2)在这个案例中,是技术导致了交易费用下降,还是制度所致?抑或两者兼有?

3)为什么引进排号制度之后,就不会发生加塞现象?比如,如果营业员让熟人先办理呢?有什么制约措施?

4)为什么医院、火车站等更拥挤的地方不引进排队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 9:51: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 18:03:00

就我所在城市而言,大多数条件好的银行都有实行了这一办法,其它银行也愿意实行这一办法,钱并不是问题,但要具备的条件是,有较大的营业厅安装足够的座椅,否则也难实行。

叫号制,是通过电脑按号序叫号的,***号请到同*号窗办理,同时显示屏上显示正在叫号号码,营业员让熟人先办理或加塞问题就很难出现了,原因是信息高度透明。但也有一个问题,即有人先拿号后,想先办点其它事,出现叫“空号”,因为拿号谁都可以拿,所以也有人拿号但不办理业务,这也说是在售车票不能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提前拿号,再“用号换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 20:30:00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可以提供这样一点信息:

在使用排队机之前,客户的拥挤会造成紧张的营业环境,使得营业人员比较容易出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 20:35:00

第四个问题:

首先,火车站客流量太大,有时仅仅是站着排队就要占用很大的空间,更别说是坐着了。

其次,铁路部门相对来说是垄断经营,缺乏搞好营业环境的激励。

此外,银行业务往往要输入密码,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和财产安全问题。而医院和铁路在这方面就没有这么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