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在这一浩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认真分析国外政府调控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德国、日本政府调控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这两个政府调控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调控,经济模式,借鉴
1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宏观调控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是一种自由+秩序的模式,是国家参与和调节的、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其主要特点是保护合理竞争,实现效率原则,强化社会保障,实现公平原则,简要地说就是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德国经济运行的四大目标是货币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这四大目标被称为“神秘的四角”。为保证这四大目标的实现,德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德国政府调控经济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国家的制度调节、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和国家对市场分配结果的调节三个方面。
1.1 国家的制度调节
德国政府的制度调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必要的市场竞争营造制度条件,即制定法,通过法制规范其市场经济发展;二是加强经济立法建设,但是德国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只提供法律框架和依据;三是强调执法和执法监督。德国政府拥有健全的执法单位、执法人员和法律意识高的公民。德国政府的制度调节能为自由市场竞争创造和保持所需的制度条件,维护私有制下的自由竞争制度。
1.2 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
德国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货币政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独立于联邦政府的联邦银行体系。1975年,德意志州际银行改组为联邦银行,具体执行中央银行职能,有义务支持政府的一般经济政策,但不受政府约束。德国联邦银行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二是确定并公布恰当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德国每年的货币供应量由联邦银行自主决定,政府无权干预。联邦银行根据生产能力的预期增长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预期变化、不可避免的物价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期变化四个因素确定货币供应量,并保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一致。三是运用多种金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过程。德国联邦银行运用贴现、信贷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政策、外汇政策等金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过程。
1.3 国家对市场分配结果的调节
德国政府通过社会保障的建立来调节市场分配结果。早在1881年,德国就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健全,保险对象涉及全体公民,其社会保障包括工伤事故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其社会保障体系除社会保障外,还包括社会救济和社会照顾。
2 日本: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导向的宏观调控
2.1 日本政府宏观管理的独到之处
日本政府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独到之处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进行中长期经济目标的有效管理。这种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是以产业政策为重点,以拥有广泛权力的通产省为中心展开的。其宏观调控的核心是通产省以强大的法律、经济和行政管理手段为后盾,对各产业,特别是战略产业进行强有力的管理。
2.2 日本产业政策
日本实行的产业政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其基础是10年提出一次的产业结构设想,规定产业结构升级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使日本产业结构逐渐升级。这种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扶持政策的确定。在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的理论指导下,先后确定一系列主导产业(如石油、电子、计算机、钢铁、汽车、家电等产业),并通过各种“倾斜”政策进行扶持,加速其成长,以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因此,其产业政策成为日本政府调控经济模式区别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
2.3 经济计划
除产业政策外,日本还通过经济计划及其与产业政策的共同作用来协调经济的运行。其经济计划是一种诱导性计划,包括中长期计划、年度经济预测和国土开发与地区开发计划。其主旨是指明经济走向,确立发展目标,表明政府的政策主张,通过向企业界提供可靠的信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并统一其认识,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这种经济计划不具有法律和行政强制性,只具有引导作用,体现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图。
3 德日政府调控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1 德国政府调控经济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模式,是国家参与和调节的、有秩序的市场经济。德国模式值得我国借鉴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在发挥市场的自由与效率的中介作用的基础上,政府进行分散决策,再通过市场来协调分散决策。二是追求市场经济的社会公平,以稳定求发展,建立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保持币值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课题。三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国家对市场分配结果所进行的一种调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进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具竞争力的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人数的迅速增加等,都要求我国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规划和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保障工作。同时加紧制定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使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要扩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职工依法都能合理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3.2 日本政府调控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实行的是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模式。其宏观调控突出计划指导和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凭借着政府与民间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实现政府有效的计划调节。该模式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有:一是利用WTO有关条款,保护和发展幼稚产业。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时间表,一旦幼稚产业初步具备竞争实力,就应先在国内引入竞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当企业实力足以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时,就果断撤销保护,让其在国际竞争大潮中搏击。二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产业结构。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扭曲现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所以,中国不能按照传统的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走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而是要走一条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复合式产业发展道路。三是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和进口政策紧密联系。
(作者简介:吉晋慧(1984——),女,汉族,山西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吉晋慧 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