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56 8
2010-01-13
这些天同事们都在争着看电影《阿凡达》,看完回来的都在说一出影院都无语了,因为都被震着了。超九成观众表示影片“震撼”,而且是“前所未有的震撼”。《好莱坞记者报》这样评论,詹姆斯·卡梅隆,“世界之王”!他把科幻片带进了21世纪。另有《泰晤士报》评价,没有任何电影事件能够超过《阿凡达》。可见,对3dimax《阿凡达》评价之高。

  个人感觉剧组并没有多大宣传,反而是中国人电影观众自己做了传播机器,也难怪,谁看了能不对周围人显摆显摆呀!一传十、十传百,把中国人的心都传毛了。因为其神秘性让我们太感兴趣了,所以才会出现一窝蜂的跑去看这部电影。

  正在大家都饶有兴致的疯狂买票时,突然在一片叫好声中,上海电影“高票价”再度成为观众诟病的话题。这一疯狂涨价还真跟我们的房地产有几分类似,原来电影票价上涨是跟房价学的,因为他们之间太像了。而且电影方面的说法,简直就是套用地产方面的话嘛!

  一、价格高不高市场说了算。

  这是房地产市场上许多开发商和专家最擅长用的一句高房价的遮羞布。房地产开发商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在喊房价上涨是应该的,因为老百姓的需求非常旺盛。人家也说,有人买而且还是抢着买,房价干嘛不涨,不涨才怪呢!3dimax电影《阿凡达》同样如此,当上海的票价卖到180元时,仍然有太多的人疯抢,越是抢着要,大家看电影的欲望越高。百姓买房也是越给他制造点热销气氛,他就会越疯狂的抢房。正是因为有需求才有涨价的基础,这就是市场规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不管是房价还是票价看来都是这样,不管能不能简单的套用该经济规律,至少一些人在靠这个规律来忽悠大众。

  不少电影人也表示,中国内地电影“高消费”现象是阻碍电影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院线、影院方面却认为,票价高不高,市场说了算。从理论上讲,大家认为电影票价贵,可以选择不看,而房价太贵,你可以选择不买,但事实上,不管你买不买电影票,你买不买房,总有那么多人在看电影、买房子。所以供求决定了价格。

  二、价格也是炒起来的。

  电影票价、房价都跟开发商有关系,价高开发商自然难辞其咎,但是也离不开投机者的疯炒。电影票价特别是这次3dimax电影《阿凡达》自然也少不了黄牛党的参与。影院为了防止黄牛党,与其让实惠落到黄牛手中不如落到自己腰包里。不管落到谁手里,高价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手上。房地产开发商也经常会说是炒房者推高了房价,实际上有时候他们也一样,他们跟炒房者共同推高了房价。

  三、中西方价格相差悬殊。

  以美国为例,美国人收入远比中国人多得多,但是买房却比中国房价便宜得多。美国观众一般只花5美元就能看3D版《阿凡达》,美国人花一个汉堡包的钱就可以看,我们却要花去几天的口粮,票价和收入反差太大了,的确不合理!可又能怎么样呢?不合理他不也存在着吗?

  四、平均价格并不高。

  房地产价格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声称,其实房价平均水平并不高。任志强也说过平均起来比大白菜涨的还少得多。甚至还有搞统计的说平均下来,许多人都能买得起房。可是只有这些被平均的人知道,他们能买房是“被”了。

  五、加大供应合理却不现实。

  之所以造成电影票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供不应求,有人说了,供应量上去了就可以缓解高价压力了,没错,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不管是电影票价还是房价,都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大供应量从理论上讲的确没错,可是一下子怎么可能突然有所改观呢?据说北京3dimax影院只有三家,如此至少的供应如何能满足北京这么大的需求呢?尽管票价贵,可挡不住北京有钱人多啊!

  都说加大房屋供应量能让房价降下来,可是廉租房建设每年都在加大力度,可是事实上并不乐观。

  六、不买价格不就便宜了吗?

  有人给看电影的人出了个主意,大家抵制看电影,让他票价自己涨着玩吧。听起来是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决定着开发商,可偏偏没有人这么做,偶有几人这么做有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当年邹涛万人抵制买房后来不也失败了吗?听说自己不也在买房吗?我相信,不买价格会便宜,可是你能让所有人不买吗?

  七、价钱高还因为成本增加。

  某影院经理表示,票价的上涨与成本增加、设备升级等相关,一块是影院本身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租金、人力成本、平时水电等的支出是年年增加,现在和几年前没法比。另一块是设备投入,比如这次为了《阿凡达》,新增了很多3D厅,每套设备升级至少要花费上百万,就连为3D厅配的3D眼镜,每一副都远高过票价。此外,观众对观影环境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影院的座椅、环境维护费用,都是递增的。

  这种苦叫得着实跟房地产开发商有点像,房地产开发商也天天在叫苦连天,他们抱怨随着项目成本的增加,建安成本的增加,拿地成本也是连年上涨,因而都成为房价上涨的理由。

  八、高价格造成消费者不满情绪。

  观影“高消费”令不少观众不满。有观众表示,当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票价约在60、80元左右,是同期其他影片票价的三至五倍,引起轰动。虽然电影高票价与高房价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同样的高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并且造成消费者极度不满。

  九、价高是一片虚火。

  别看电影票价高,其实都是虚假繁荣。据悉,目前中国电影一片红火,观影人次却始终徘徊不前。结合电影局公布的城市可统计观影人群1.7亿人次,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的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28次,平均每个中国城镇居民大约4年才去一次电影院欣赏电影;相比之下,美国人去电影院观影的次数为人均4.46次,英国为人均2.67次,日本也达到了人均1.3次。

  房价就更不用说了,尽管任志强之类的都不承认房价有泡沫,但是房价虚高却是业内的普遍认识。虽然我们都知道房价有泡沫,可是一改高价的现实难以改变。

  十、专家提醒涨价是短视行为。

  虽然电影票价和房价短期内是因为需求旺盛而上涨,但是有专家提醒涨价是短视行为。《阿凡达》的涨价给中国电影市场开了一个坏头,日后如果有类似大片引进,涨价将会成为一个惯性做法。随意提高电影票价,名义上是遵循市场规律,实际上则是破坏市场规律。上海一家IMAX影厅票价将由150元涨至180元,北京多处IMAX影厅票价将从130元涨至160元……借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多个城市影院纷纷展开热身运动,跃跃欲试加入贺岁档的抢钱队伍。

  房价每次的提升都会影响成交量,这也说明房价上涨并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不管电影票价跟房价上涨是如何的类似,但毕竟电影跟房子不一样,房子除了承载市场功能外,它更是民生的,因而电影票价永远学不了学习房价一样疯狂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3 14:22:07
呵呵 都是这样啊   人多了的国情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15:24:04
结合电影局公布的城市可统计观影人群1.7亿人次,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的人均观影次数仅为0.28次,平均每个中国城镇居民大约4年才去一次电影院欣赏电影;相比之下,美国人去电影院观影的次数为人均4.46次,英国为人均2.67次,日本也达到了人均1.3次。
————————————————————————————————————————
去电影院看电影是0.28次,但不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多少次呢?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16:28:08
这电影是很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18:07:48
asdfasdfasdfsadf已阅-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3 18:41:02
疑问?
看电影为什么一定要在电影院?
从根上说中国百姓有一种跟风,炫富的劣根性
都在讨论《阿凡达》时  
你不看就落伍了
看了的人借此表现自己挺牛B
有闲钱看高价电影

同理
房价的虚高和国人这些性质很有关系
当你周围的同事,朋友都在讨论买房子的时候
你能不讨论,不参与话题只能被边缘化
问题是你没有谈资
就仿佛处男在和别人谈论性
试过的人都在将自己的经验
而我们可怜的处男也想参于其中
但是我们的处男同志没有女朋友
所以没有谈资
于是乎这个处男想找个女朋友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失败了
处男只好去叫J
终于有了谈资,可是别人不认同
因为你是叫J啊
没有感情,不算数
于是此男又开始寻找女朋友
但是发现很多鲜花都已经在金矿上了
剩余为数不多的鲜花的头上还有正待拉屎的牛
所以啊,鲜花没有了,含羞草也凑合了
终于想尽千方百计满足了含羞草的要求,拥草入怀的时候
发现大家又开始寻找第2春了
可怜的残男终于被拖垮了·


忽然想到《蜗居》中  宋的老婆发现海藻后质问宋
宋的回答不可谓不经典
宋:“大家都有,我没有会被边缘化,我只是逢场作戏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