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刻影响。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趋于复杂,资金流动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深入分析当前跨境资金监管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跨境资金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建议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多样化趋势,尤其是一些异常资金频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或流出境内,不仅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给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全面看,2008年下半年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净流出态势,但从2009年4月出现逆转,净流入规模不断增长。2009年2季度全国外汇储备增长1778亿美元,其中不能用外贸顺差、FDI及汇率变动造成的估值效应等解释的为879亿美元。山东情况与此大体一致,跨境资金流动形势趋于复杂。
一、当前山东省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特点
(一)跨境资金流动总体保持净流入态势
2000-2008年间,山东省跨境资金规模及顺差呈不断扩大之势,由217亿美元扩大到1745.6亿美元,顺差额由63.8亿美元扩大到391.39亿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涉外收支总规模增速减缓,但仍然保持净流入态势。2009年上半年,全省跨境资金流入383.8亿美元,同比下降26,5%;流出287.9亿美元,同比下降3.4%;顺差95.9亿美元,同比下降57。2%。
(二)跨境资金交易参与主体多元化
目前,全省跨境资金流动的主体不断增多,民营和个人项下跨境收支增长较快。2009年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涉外收支规模为2.5亿美元,同比增长52%,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期居民个人收支也出现快速增长,累计支出6.1亿美元,同比增长25%。除相关货币贬值带动旅游留学支出增加外,随着境外资产、股票价格的大幅回落,个人对外投资现象有所增多。
(三)跨境资金波动幅度与物流背离程度加剧
受金融危机蔓延扩散等因素影响,2008年下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收支顺差快速下滑,小于同期外贸顺差47。2亿美元,而上半年贸易结售汇顺差高于外贸顺差63.1亿美元,表明外资有加快流出境外的趋势。但进入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保增长措施的出台,国内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外资出现回流倾向,全省贸易收支顺差又重新大于外贸顺差,上半年这一差额为6.4亿美元,且差额有扩大之势。
(四)短期跨境资金流动方式趋于复杂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部分企业通过贸易付汇、利润汇出、撤资、提前偿还外债等方式加速资金汇出。如2009年上半年全省购汇偿还外债金额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但随着境内经济复苏,外资通过退汇、境外投资收益等资金回流又有所增多。
二、金融危机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难度
(一)不利于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当前的跨境资金流动形势跌宕起伏,由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大规模流入到2008年下半年的大规模流出,再到2009年以来流入流出,外汇管理的难点也由原来的单纯防流入、流出,变为流入流出并重。从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看,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未出现根本好转,房地产贷款及信用卡违约率仍在上升。如美国运通、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的信用卡违约率分别从2009年3月份的8.8%、9.66%、7.13%上升至6月份的9.9%、10.5%、8.04%,一旦形势继续恶化,将有外资出现大规模流出的可能。从国内看,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及资产价格反弹,对外资的吸引力又有所增强。跨境资金流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不仅会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冲击,而且不利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
(二)对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压制
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上半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目前国内经济已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随着股票、房地产市场的加暖,外资出现回流境内的苗头,部分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房地产等市场,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化倾向,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压制,不利于国内经济回升倾向的巩固。
(三)弱化了资本项目管制的效果
金融危机以来,资本流动的显著特点是资本项下交易经常化,通过个人分拆等手段,利用我国经济项目与资本项目管理政策的差异,实现资本的跨境流动。外汇资金的这种“异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政策的限制,弱化了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的效果。
三、我国跨境资金监管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一)真实性审核操作难度加大
近年来,外汇局加大真实性审核力度,先后出台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和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等政策。但由于各种异常交易行为具有隐蔽性,真实性审核实际操作难度大,导致对异常资金的流入很难有效防范。如由于资金流与物流不匹配,对预收货款监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即使是外商直接投资,也隐含了一些投机资金。贸易和投资活动日益频繁,产业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跨境流动异常活跃,各种资金的流动可谓是鱼龙混杂,要把正常资金流入与异常资金区分开,难度较大。
(二)现有统计监测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各外汇业务系统在设计上,主要是用于获取管理统计数据,以满足事后监管的需要,前瞻性不足,且各系统较为分散,共享性差,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监测系统。各外汇业务系统重在对“点”的统计,而缺少“面”上的监测预警,整体监管效果不佳。
(三)外汇管理政策中存在漏洞
长期以来,外汇管理政策在设计上以“奖入限出”为特点,近几年来有了很大改变,但还未从根本上扭转。对外汇流入的管理相对宽松,而对外汇流出则限制较多,且政策漏洞的存在使得异常资金流入有机可乘。如外资企业未分配利润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对这部分资金没有明确限制,实际上是变相流入,且将来形势有变,可能成为资本流出的一条重要渠道;对服务贸易和个人外汇相对宽松的管理政策,使得异常资金得以通过该项目自由流出流入。
(四)监管方式不能满足实际监管需要
目前,我国已实现经常项下可自由兑换,而资本项下仍实行管制,相应的管理政策也是依据交易性质不同而制订的,这就造成同一市场主体不同项目交易适用不同政策规定的现象,有可能导致企业为规避资本项目管制而改变资金用途的行为。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企业利用个人分拆、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监管。目前这种按交易性质实施监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跨境资金监管的需要。
(五)政策间的协调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正处于新旧政策交替并行的时期,大批旧政策废止的同时新政策密集出台,难免出现“老政策废止而新政策未覆盖或覆盖无效”的情况,如新的《外汇管理条例》搭建了新形势下外汇管理的整体架构,但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导致管理总体思路与具体操作模式不匹配。此外,由于短期资本流动是由利率、汇率、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投机冲动在外汇上的反映,单靠外汇管理政策无法消除异常资金流动。
四、完善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未来总体政策趋向
一是要明确新形势下跨境资金监管的目标。一国进行跨境资金监管的目标,总的来说就是为了稳定汇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在新形势下,外汇管理一方面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这也是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要维持国际收支尤其是短期资本项目的基本平衡。
二是要明确跨境资金监管的内容。我国经济发展及融入国际化的进程与外汇管理逐步放松和完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在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为减少经济复苏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金融风险,应不断完善资本项目管理,尤其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资本项下交易经常化现象。同时,也应对放松资本管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
三是要明确跨境资金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应尽快对相关管理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建立既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和监管水平,又能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对国内经济冲击的外汇法规总体框架,逐步建立流入与流出均衡管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并重、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转变的监管体系。
(二)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具体政策建议
1.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应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基础上,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允许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背景下较大幅度浮动。同时进一步扩大外汇衍生市场规模、品种和交易范围,大力发展汇率避险工具,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汇率稳定目标的压力,缩小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汇差,从而降低国际套利资本的获利空间。
2.增强非现场监管能力,构筑跨境外汇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平台。应进一步提高非现场监测手段,建立以国际收支统计、外汇账户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辅助以结售汇、外债统计、外商直接投资等资金流动监测管理体系,实现监测数据从采集到传输、加工、分析处理各环节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实现对外资流出入的有效监管。在加强对汇人汇款的资金来源真实性审查的同时,要注重对资金流向事后监控,特别要加强对预收货款、非贸易项下大额汇入款的后续跟踪监管。
3.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政策,实现对短期资本流出流入的均衡监管。应全面梳理现行外汇管理政策法规,切实体现均衡监管的思路。一是完善外债管理政策,统一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的外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短期外债展期次数和期限。二是强化贸易融资监管。加强跟踪核查,防范以投机为目的的虚假融资。三是进一步完善非贸易和个人外汇收支统计监测,梳理服务贸易项下外汇管理法规,继续完善非居民个人外汇管理。四是按照“分类管理、主体监管”的原则,对企业外汇收支实施区别管理,强化失信惩戒机制。
4.加强综合政策配套,形成对短期资本流动治理的合力。一是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协调好稳定汇率与投放基础货币增量的关系。二是完善结售汇管理,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覆盖面,以平衡外汇市场的供求结构。三是科学引进和利用外资。在保持外资引进总量的同时,增加长期直接投资,减少短期外债。四是根据不同资本的流动方式、期限和有无实际贸易背景等情况,制定不同的税率标准,以增加外汇资金投机的机会成本。五是发挥与公安部门的联合办案机制作用,加大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交易的力度,切断非法资金流动的渠道。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毕德富 刘连营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