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溢价之谜(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最早由梅赫拉(Rajnish Mehra)与普雷斯科特(Prescott)于1985年提出,他们通过对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相关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股票的收益率为7.9%,而相对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仅为 1%,其中溢价为6.9%,股票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国库券的收益率。进一步,又对其他发达国家1947-199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溢价。
以上是所谓的股权溢价之谜的由来。
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不考虑复利因素,不考虑投资可以转让。
股权投资需要m年才能收回投资,m=1/7.9%=12.7年
n年后,10000元股权投资可以获得n×10000×7.9%的货币。
n年后,10000元无风险证券可以有10000+n×10000×1%的货币
假设n年后,股权投资与无风险证券的货币相等。
n×10000×7.9%=10000+n×10000×1%
n=1/6.9%=14.5年。
股权溢价之谜其实是因为股权投资要有一个股权本金投资回收期。如果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率与无风险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很相近,那么谁还会投资股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