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中国时报20100118黄宗慧__潮
的代价
观念平台-「潮」的代价
·
2010-01-18
·
中国时报
·
【黄宗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10011800006,00.html
在二○○九年岁末美国媒体举办的各类票选活动中,汤姆克鲁斯与凯蒂荷姆丝这对明星夫妻的三岁女儿苏莉,轻易登上了其中「○九年最时尚的名人小孩」宝座。但苏莉可不是岁末才爆红的新星,加诸在她身上的名号一直多不胜数:「潮童」、迷你名模、最幼齿的活广告…,而苏莉穿起华丽小礼服、足蹬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照片,也总能占据媒体的版面。
面对这幼龄女娃比时尚名模还时尚的景象,我们究竟该发出后现代式的咏叹,乐见天真VS.世故的二元对立在此瓦解,还是该感慨消费社会竟已发展到让人从三岁开始就要役于时尚的地步?
社会学家齐默尔在论时尚时,曾点出领导时尚与被时尚领导乃一体两面的事实──自以为与众不同、引领时尚者,往往最有可能成为时尚之奴,因为当所有其它的人都在「质」方面奉行时尚的要求时,时尚之奴就在「量」(程度)方面追求高人一等:「如果尖头鞋正红,他的鞋就要像矛那么尖;如果立领蔚为时尚,他的领就立到耳朵旁;如果流行听学术演讲,你就决不会在其它场合看到他」。而结果就是,在追求时尚之际,领导者其实仍是被带领的人。
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齐默尔这十九、廿世纪之交的评论观点竟也还适用,因为苏莉这位看似是流行指标的潮童,确实是被她那遵循时尚要求的明星父母所带领出来的「领导者」。而这种从穿着打扮到仪态姿势都不断按既定、当道的流行符码重复搬演的现象,还不只出现在名人界,只要翻开现在幼儿园毕业生的纪念照,就会发现潮童满天下:曾几何时,幼儿园的毕业纪念册流行起以沙龙照为此阶段的人生留影,于是小孩子们或者盛装打扮为公主王子,或者如同婚纱摄影般穿上异国服装摆姿势,这种令人啧啧称奇的景观俨然已是现在的常态。
或许有些孩子对于摆出超龄成熟的姿态感到局促扭捏,但像苏莉一样乐于变身为潮童的也大有人在。于是在这少子化的社会,除了那些因沙龙照要价不斐而感到负担沉重的父母之外,不少家长都抱持着「帮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特殊的纪念也不错」的态度,甚至认为这一代的孩子真幸福,能享受到自己童年所没有的奢华、提早经历了父母这辈直到拍婚纱照时才能拥有的经验。
如果以「天下父母心」来看,似乎不需要苛责幼儿园沙龙照这种因应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新流行产物。只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特殊的纪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特殊,因为「潮童满天下」的现象本身早已反讽地说明了「够潮」看似是出类拔萃,却也是随波逐流。
更何况,如果从小开始,孩子们对于美的认知与想象就局限于那些制式的穿著打扮与表情动作,那么这种「提早经历」,会不会反而是提早消耗了美的不同可能性?又会不会在「见怪不怪」的未来里,觉得消费社会所提供的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却也那么麻木无趣?若真如此,那么这「潮」的代价,就恐怕不只是金钱上的花费而已了。
(作者为台湾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