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成本曲线,西经认为是U形。其根据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即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的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增对应边际成本递减,边际产量递减对应边际成本递增。这样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就是U形,开始递减后来递增。
在理论上这是无懈可击的。但事实上,边际成本曲线是L形的,也就是说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并没有在现实中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
L形边际成本曲线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呢?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中的要素变化,主要指劳动要素的变化。U形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出是从产量较少到产量较多进行推理的。我们反过来,从产量最多开始到产量较少进行推理。
企业一般有最大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对应最大产量。在市场情况较好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会按最大产量或低于最大产量的最佳产量(不超过这个产量)生产。此时会投入合适的劳动要素。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可能要减产,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企业的劳动要素并不一定随之减少,劳动要素投入成本也基本不变。这意味着在这一段产量范围内,劳动要素成本的边际成本为0。而其它要素边际成本也是常量,这时就会出现L形中的横线。产量可能继续减少,边际成本一般会逐渐增加。这样L形的边际成本曲线就形成了。
U形边际成本曲线的得出没有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劳动要素的黏性(变化很慢或几乎不变),所以根本不符合实际。L形边际成本曲线符合实际。
现实中的边际成本曲线是L形,也意味着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