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1-20 08:17:36
这个问题很复杂,写篇博士论文都够了。
表面上有很多相似性,但仔细比较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行政管理,经济结构,还是人们的思想形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8:29:58
日本是藏富于民的政策,而中国则照搬西方的私有化,造成贫富悬殊;在一切可私有化与寻租之间,人民的怨气积累会越多,势必对价值观的形成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上以金钱为中心的唯利势图的声音随处可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8:30:41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8:31:06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8:39:19
中国政府的控制能力要比日本政府当时强很多。中国能够自主调节经济,当时日本主要看欧美嘴脸。
我认为,只要现阶段中国政府政策得当,经济保持平稳是没有问题。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盲目追求较快发展是不现实的,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中国政府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8:44:21
重赏之下难有勇夫,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9:31:43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不必杞人忧天。第一,真正的崩溃其实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在崩溃之前社会就自然有行动阻止崩溃;第二,如果阻止不力,崩溃来临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严重;第三,就是超乎想象的大崩溃也没什么可怕,各国民族照样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基因也不会灭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09:49:06
日本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参考,而且即使它那时候的状况好于中国,但他的泡沫毕竟捅破了,而中国的泡沫还是泡沫,谨慎处理,不会酿成日本似地‘十年衰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0:45:18
日本的悲剧是国内市场不足,薅美国人羊毛正薅的爽,美国人不让薅了。
美国资本家自己还没薅爽,轮得到日本资本家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0:50:40
感到我也是被骗进来发表评论的吗?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0:56:03
haha ,别忘了,人家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不是,人家的观念跟中国不一样,中国人口众多,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22:13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51# davidoffjung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24:54
哈哈  那你就发表你的评论嘛··
77# coderu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25:28
你的三点只有一个意思。。
74# michaelyang20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31:02
被河蟹了?  请把跟政治有关的字眼换成 拼音 ,英文,别字,同音字,反义词,再发出来就可以了

论坛的人都很聪明,能看懂
48# atbo1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43:02
简单说几点:

1、从时间阶段来看。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追溯到1868年民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历程,而同时期还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洋务运动仅起到了工业启蒙的作用。日本真正的工业飞跃在一次大战后,长期积累的重工业制造能力爆发出来,集中体现在日本的造舰能力;而同时期中国几乎没有重工业。二战失败后,这些军工企业转向民用,丰田、三菱重工、富士重工、东芝都是战时日本最大的重型军工主力,尼康和佳能,也是日本军工生产的副产品,战后日本利用其财团机制配合发展;而同时期中国则在大跃进和阶级斗争中渡过,并且在真正做到了完全封闭的独立发展,而日本开始大规模的商品出口。
当中国开始开放发展,面临的是用最短的时间赶上其他国家的脚步。

2、从中国发展结构看。
中国经济发展靠的是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在开放国门后,一方面警惕可能的经济破坏而大量储备外汇,并且将国有企业作为稳定经济的基础,一方面为了吸引外来投资而开放一些地区、一些普通工业项目,并且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基础建设投资,后来又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房地产投资。但人民币始终实行固定汇率,外汇进出中国必须经过外管局审批。而日本80年代经济危机的导火索正是日元的大幅升值。

3、日本80年代危机
80年代,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作为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居世界前列。而大量的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

4、中国一些现状
中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借鉴着其他国家的经验,由政府强力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经济建设。很多其他国家的发展阶段在中国被压缩分解。并不能以单纯的形态或现象来横向对比,因为在保持高增长率,全面发展速度的同时,各类矛盾也更关联复杂,而调控的能力强即是必须,也是考验。

5、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结构对经济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户籍制度一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人口控制手段,并且间接影响着经济。在目前国内城市大型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下,户籍控制的松动可以看做是经济发展前提下国家开始的一种调整。而党政、行政手段对地区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调控能力这里就不多说了。

6、个人的一些看法
因为复杂所以难以判断,经济理论也好,经济指标也好,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很难有经验化的结论可以借鉴。因此国内现在可以说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阶段。有人高喊国人存款,需要刺激消费(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很高,2000年平均储蓄倾向为27.9%);有人鼓吹房价太低,还需要大涨(忽略收入水平和购房是否含地的基础);还有人认为必须紧跟时代,大力发展虚拟经济(这点从近来的各项措施看,确实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培育方向);等等。
如果有人拿着一堆统计数据、经济指数对我说,中国很危险,我会一笑而过,有这个精力不如看看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些什么(有些学者很厉害,能说出很多的问题关键,可是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法拿不出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1:52:19
简单说几点:

1、从时间阶段来看。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以追溯到1868年民治维新时期,日本开始了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历程,而同时期还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洋务运动仅起到了工业启蒙的作用。日本真正的工业飞跃在一次大战后,长期积累的重工业制造能力爆发出来,集中体现在日本的造舰能力;而同时期中国几乎没有重工业。二战失败后,这些军工企业转向民用,丰田、三菱重工、富士重工、东芝都是战时日本最大的重型军工主力,尼康和佳能,也是日本军工生产的副产品,战后日本利用其财团机制配合发展;而同时期中国则在大跃进和阶级斗争中渡过,并且在真正做到了完全封闭的独立发展,而日本开始大规模的商品出口。
当中国开始开放发展,面临的是用最短的时间赶上其他国家的脚步。

2、从中国发展结构看。
中国经济发展靠的是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在开放国门后,一方面警惕可能的经济破坏而大量储备外汇,并且将国有企业作为稳定经济的基础,一方面为了吸引外来投资而开放一些地区、一些普通工业项目,并且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基础建设投资,后来又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房地产投资。但人民币始终实行固定汇率,外汇进出中国必须经过外管局审批。而日本80年代经济危机的导火索正是日元的大幅升值。

3、日本80年代危机
80年代,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仅次于作为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水平、高精尖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已居世界前列。而大量的资本没有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而是流向房地产和股市。

4、中国一些现状
中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借鉴着其他国家的经验,由政府强力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经济建设。很多其他国家的发展阶段在中国被压缩分解。并不能以单纯的形态或现象来横向对比,因为在保持高增长率,全面发展速度的同时,各类矛盾也更关联复杂,而调控的能力强即是必须,也是考验。

5、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结构对经济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户籍制度一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人口控制手段,并且间接影响着经济。在目前国内城市大型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下,户籍控制的松动可以看做是经济发展前提下国家开始的一种调整。而党 zheng、行  zheng手段对地区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调控能力这里就不多说了。

6、个人的一些看法
因为复杂所以难以判断,经济理论也好,经济指标也好,在目前的国内环境下,很难有经验化的结论可以借鉴。因此国内现在可以说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精彩阶段。有人高喊国人存款,需要刺激消费(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一直很高,2000年平均储蓄倾向为27.9%);有人鼓吹房价太低,还需要大涨(忽略收入水平和购房是否含地的基础);还有人认为必须紧跟时代,大力发展虚拟经济(这点从近来的各项措施看,确实成为了重点发展的培育方向);等等。
如果有人拿着一堆统计数据、经济指数对我说,中国很危险,我会一笑而过,有这个精力不如看看自己能力范围内能

做些什么(有些学者很厉害,能说出很多的问题关键,可是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法拿不出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2:00:53
历史值得借鉴,但会各不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2:03:36
简单说几点:(抱 歉 , 前 面 发 了 2 次 , 都 要 审 核 , 以 为 被 河 蟹 了 )

1、从时间阶段来看。
日 本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可 以 追 溯 到 1868 年 民 治 维 新 时 期 , 日 本 开 始 了 从 农 业 国 家 向 工 业 化 国 家 转 变 的 历 程 , 而 同 时 期 还 在 清  朝 统 治 下 的 中 国,洋 务 运 动 仅 起 到 了 工 业 启 蒙 的 作 用 。 日 本 真 正 的 工 业 飞 跃 在 一 次 大 战 后 , 长 期 积 累 的 重 工 业 制 造 能 力 爆 发 出 来 , 集 中 体 现 在 日 本 的 造 舰 能 力 ; 而 同 时 期 中 国 几 乎 没 有 重 工 业 。 二 战 失 败 后 , 这 些 军 工 企 业 转 向 民 用 , 丰 田 、 三 菱 重 工 、 富 士 重 工 、 东 芝 都 是 战 时 日 本 最 大 的 重 型 军 工 主 力 , 尼 康 和 佳 能 , 也 是 日 本 军 工 生 产 的 副 产 品 , 战 后 日 本 利 用 其 财 团 机 制 配 合 发 展 ; 而 同 时 期 中 国 则 在 大 跃 进 和 阶 级 斗 争 中 渡 过 , 并 且 在 真 正 做 到 了 完 全 封 闭 的 独 立 发 展 , 而 日 本 开 始 大 规 模 的 商 品 出 口 。
当 中 国 开 始 开 放 发 展 , 面 临 的 是 用 最 短 的 时 间 赶 上 其 他 国 家 的 脚 步 。

2、从中国发展结构看。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靠 的 是 三 架 马 车 : 投 资 、 消 费 、 出 口 。 在 开 放 国 门 后 , 一 方 面 警 惕 可 能 的 经 济 破 坏 而 大 量 储 备 外 汇 , 并 且 将 国 有 企 业 作 为 稳 定 经 济 的 基 础 , 一 方 面 为 了 吸 引 外 来 投 资 而 开 放 一 些 地 区 、 一 些 普 通 工 业 项 目 , 并 且 开 始 大 规 模 的 进 行 基 础 建 设 投 资 , 后 来 又 开 始 大 规 模 的 城 市 建 设 与 房 地 产 投 资 。 但 人 民 币 始 终 实 行 固 定 汇 率 , 外 汇 进 出 中 国 必 须 经 过 外 管 局 审 批 。 而 日 本 8 0 年 代 经 济 危 机 的 导 火 索 正 是 日 元 的 大 幅 升 值 。

3、日本80年代危机
8 0 年 代 , 日 本 不 仅 在 经 济 规 模上 仅 次 于 作 为 第 一 经 济大 国 的 美 国 , 而 且 在 工 业 技 术 装 备 水 平 、 高 精 尖 加 工 能 力 、产 业 结 构 等 方 面 , 均 已 居 世界 前 列 。 而 大 量 的 资 本 没 有 与 技术 创 新 和 产 业 创 新 相 结 合 , 而 是流 向 房 地 产 和 股市。

4、中国一些现状
中 国 是 在 有 限 的 时 间 内 借 鉴 着 其 他 国 家 的 经 验 , 由 政 府 强 力 的 宏 观 调 控 下 进 行 的 经 济 建 设 。 很 多 其 他 国家 的 发 展 阶 段 在 中 国 被 压 缩 分 解 。 并 不 能 以单 纯 的 形 态 或 现 象 来 横 向 对 比 , 因 为 在 保 持 高 增 长 率 , 全 面 发 展 速 度 的 同 时 , 各 类 矛 盾 也 更 关 联 复 杂 ,而 调 控 的能 力 强 即 是 必 须 ,也 是 考 验 。

5、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 会 结 构 对 经 济 结 构 有 一 定 的 影 响作 用 。 户 籍 制 度 一 直 是 中 国 独 有 的 一 种 人 口 控 制 手 段 , 并 且 间 接 影 响 着 经 济 。 在 目 前 国 内 城 市 大 型 化 、 农 村 城 市 化 的 趋 势 下 , 户 籍 控 制 的 松 动 可 以 看 做 是 经 济 发 展 前 提 下 国 家 开 始 的 一 种 调 整 。 而 党 政 、行  政 手段 对 地 区 经 济 , 特 别 是 国 有 企 业 的 调 控 能 力 这里 就 不 多 说 了 。

6、个人的一些看法
因 为 复 杂 所 以 难 以 判 断 , 经 济 理 论 也好 , 经 济 指 标 也 好 , 在 目 前 的 国 内 环 境 下 ,很 难 有 经 验 化 的 结 论可 以 借 鉴 。 因 此 国 内 现 在 可 以说 正 是 你 方 唱 罢 我 登 场的 精 彩 阶 段 。 有 人 高 喊 国 人 存 款 太 高 , 需 要 刺 激 消 费 ( 日 本 的 国 民 储 蓄 率 一 直 很 高 , 2 0 0 0 年 平 均 储 蓄 倾 向 为 27.9% ) ;有 人 鼓  吹 房 价 太 低 , 还 需 要 大 涨 ( 忽 略 收 入 水 平 和 购 房 是 否 含 地 的 基 础 );还 有 人 认 为 必须 紧 跟 时 代 , 大 力 发 展 虚 拟 经 济 ( 这 点 从 近来 的 各 项 措 施 看 ,确 实 成 为 了 重 点 发 展 的 培 育 方 向 ) ; 等 等 。
如 果 有 人 拿 着 一 堆 统 计 数 据 、 经 济指 数 对 我 说 , 中 国 很 危 险 ,我 会 一 笑 而 过 , 有 这 个 精 力 不 如 看 看 自 己 能 力 范 围 内 能 做 些 什 么 ( 有 些 学 者 很 厉 害 , 能 说 出 很 多 的 问 题 关 键 , 可 是 可 行 性 高 的 解 决 方 法 拿 不 出 一 个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5:49:16
75楼,你的观点中我有几个疑惑:
1、第三点中,中国始终实行固定汇率,这种表述似乎欠妥。因为固定汇率只是94-05年的做法
2、第四点中不能单纯横向比较,其实我们可以将中日韩等国的最黄金时期发展速度以及规制的历史进行对比。中国的现状不完全是独有的,相当多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不可以用特殊否定整体。
3、可行性高的方案总是要在未来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我们的出口导向政策长期保证高增长,却让今天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困难。只看重可行性,就和运筹学只在约束条件下寻找满意解一样,跳不出条件的约束。windows xp打再多补丁,也不会是windows7.
对于中国的问题,短期内找个可行性高的方案很容易,但是能保证方案实施后的持久效果却几乎不可能。因为连我们的许多政策都在打折执行......
PS:很多学者不是不希望找出解决的方法,可是可行性与解决的效果实在是相冲突的两项指标~~ 尤其在某些问题的核心不只在经济层面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6:05:11
中国目前的解决方案简单的说其实是影子方案,米国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不过这种方法的确由于国情的不同出现许多问题。比如银行的分业监管刚折腾完,美国改回混业经营了,我们只好立即又改回去。还有美国电信业拆后再合并,中国电信业同样如此。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但是总体来说,比中国的jiaoshou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方案还是可行性与长远效果上好很多。
楼主要研究在某个领域的解决方法,可以从米国的同类领域的政策变迁寻找灵感。恩,有些解决方案还来自日韩等国的经验,不过语言障碍确实相对大些。
但是不变的问题核心是,引进的可行性高的方案实施后效果一般,引进的可行性低的方案,那是个摆设......
办法有,但是能用的大多饮鸩止渴。不过,正像凯恩斯说的那样,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我们只要坚持到其他国家先倒下,就还有希望(似乎是比谁更差,但很多时候的确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7:50:19
aboveall:

问题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究竟是浮动的程度大还是管制的程度大你可以研究一下,给我答案:)

问题2:我并没有否认借鉴经验的必要性,只是提出了问题的特殊性。特别是经济发展与上层建筑的整合,这部分内容是没有成功先例借鉴的,如果细究很多问题,会发现此矛盾常是根本原因之一。

问题3:你提出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任何方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有效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带来冲突,甚至破坏性后果的(插一句,美国投行在金融危机后被一些评论妖魔化,而长期以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时候却并遗忘);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所谓长远有效的方案是存在假设中的想象,真实世界中从来不缺乏意外,针对现存问题,在现实条件下的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有点像你说的补丁。至于WINXP到WIN7这种升级,软件可以做,格式化重装就可以,但是真实世界却不能承受VISTA的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18:40:27
中国的发展方式就和日本不同,外国人也搞不清中国的经济,我觉得将来会有问题但处理上会好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20:25:02
godsaveme:
第一点我只是想表达一下你的表述存在着问题,管制的程度大不代表就始终是固定的。在描述的时候严谨是非常重要的。请勿偷换概念。
第二点,你已经回答了,我就不说了。
第三点,我所说的长期有效是相较于现在的非常短期性的政策,有效期短暂到可能朝令夕改。对于什么是长期有效的政策,我想说的可能还不太透彻,用目前比较流行的话来说,我们应当追求一种制度,尽量使经济体系中维持运转的各种成本可以以某种形式显现并被约束,比如美国的律师业很发达,但是解决各种涉及到法律的问题的花费只要从整个律师行业的收入中就可以体现出来,问题在光明处总比在阴暗处要强;而不是像中国一直以来所反复遇到的,因为缺乏长期有效的方案,带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不得不通过fuhuo政府来保证自己不受政策的冲击,最终使得经济体系运转的隐性成本从低到高直到最终崩溃。事实上,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中,我们已经看到,整个经济维系运转的隐性成本正越来越高,这一点从维系关系的酒桌文化就可以看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0 20:47:18
擦,又被审核了,简单回复下godsaveme吧。
问题一只是希望你表述的严谨一些,固定汇率不是自始至终中国所采用的汇率制度。至于管制还是浮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吧。而且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哪怕再管制,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固定汇率吧。
问题二,我只是提醒你,不可以单纯比较,不代表不可以做比较。不是质疑你的观点。只是希望你可以说的全面一些。我们知道,说了一半的真话有时候比全部的huangyan还糟糕。也许你很清楚,但是不代表其他人有同样的理解力,他们也许早被一些人的理论绕的迷糊了。
问题三,我的确对长期有效的定义没指明,我所说的长期有效,指得是在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不用反复的更改来被动应对。的确没有一个方案可以永恒有效,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追逐当下正确的科学。我所说的长期有效,想表达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框架,即使是外界的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也不需要对整个框架做大手术。框架不稳定的话,那么必然导致政策的朝令夕改,最后这种频繁变动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要远高于一个长期比较稳定的框架下政策的变动带来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 15:21:18
中国最多的人口是农民,农民不富裕就别提什么发达,那是拿稀泥建地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04:03:21
回应楼主的问题

如果从经济增长源来看待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把日本50到80年代,韩国70到90年代的数据与中国目前的
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某种类似。

这三个国家三个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投入高增长
2 人力资本高增长
3 资本投入高增长
4 土地资源无增长或负增长
5 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增长
6 出口额高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0:02:38
这两个问题还要从两国最基本的财富分配来看:
中国并没有藏富于民,而日本则是藏富于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0:43:13
才几个币就敢悬赏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 11:09:14
崩溃前的日本VS当今中国
最近几个月,很多人都开始谈论中国在重走80年代末日本的老路。资产泡沫,出口企业大量倒闭,全民炒股,炒楼...
我一直都不相信我们会跟当年日本的情况一样,我们的情况严重的多,当年日本凭借其超强的工业基础+高科技+民富(请注意,日本一直是工业大国,我国一直是农业国家,顶多算半工半农),才能顶到现在,并且它的经济结构经过这十年已经更加的强健(日本当年陷入的是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的目的由利润最大化转换为债务最小化,导致经济持续低迷。必须明白,资产负债表衰退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的企业卖的东西必要要有人买,上次看到,我国工业品成本比日本,欧美国家的成品只有10左右%的优势)。
有多少人相信我们的情况到时候会比日本好或者严重?


相似之处:1 货币升值,出口乏力
2 股市和房市投机严重,产生大量资产泡沫。
3 民众的beiguan、
huaiyi

不同之处:
1 核心竞争力:科技。日本的科研实力远强于中国,中国是粗放式的高耗能高污染低能效经济。
2 人口:中国人口比日本多12亿,日本更快进入老龄社会,中国的一方面面临世界最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也在迅速进入老龄化。。。
3 自然条件,中国比日本国土大得多,资源也丰富些
4 发展阶段:正如lz所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足50%,还有较多的铁公鸡可以搞
5 经济:国有、省有垄,断大企业为主体,zhengzhi zh  zhi下各省竞相搞贸易保护中的ch。in(看看shanxi那密密麻麻的公路收费点);long断公司少,私有公司多的日本;管制和相对自由的外汇政策;
6 社会 民主和转制;
。。。
7 国际环境不同: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更大,包括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碳减排等等,此外,还有rq等等。。。

中国需要时间,更需要行动。
目前只是在吃mengyao,膨胀已经开始抬头。。。


另外提个问题:日本崩溃了吗?
GDP只表现出日本的一方面,同时还要考虑GNP
实际上,日本的GNP是一直在增长的。
GNP更能反应一个国家的guofuminqiang,这个也是每一个政府的梦想,事实上,去泡沫化后的日本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

还记得吗,09年次贷大规模爆发,日元有过急剧的升值,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日本国民财富回流的本能反应。

那就知道为什么中国GDP超越日本后,日本政府很淡定了。

推荐个帖子:
天涯论坛 我是ckgold的
[经济杂谈]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普通百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