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方案要择其一而行。
A方案:预期会计成本10,预期会计收益20;B方案:预期会计成本10,预期会计收益18;C方案:预期会计成本10,预期会计收益23。
决策方法一:
因为三个方案的会计成本相等,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三者的总收益大小。总收益排序是23(C)>20(A)>18(B),所以,选择C。这里还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当各方案成本相同时,总收益大则其会计净收益大,即(23—10)>(20—10)>(18—10)。这个方法不使用机会成本概念。
方法二:
计算各方案的机会成本,并使用各方案会计总收益减去该方案机会成本得到该方案经济利润,最后选择胜出者。
A方案的会计成本是10,隐含成本呢?如果放弃B方案,就要放弃(18—10)=8的会计净收益;如果放弃C方案,就要放弃(23—10)=13的净收益。那个是A的隐含成本?放弃的最大收入,即13。这样,A的机会成本=10+13=23。A的经济利润=20—23=-3
B方案的会计成本是10,隐含成本是(20—10=10)(A的会计净收益)和(23—10=13)(C的净收益)中最大的,即13。B的机会成本=10+13=23。B的经济利润=18—23=-5
C方案的会计成本是10,隐含成本是(20—10=10)(A的净收益)和(18—10=8)(B的净收益)中最大的,即10。C的机会成本=10+10=20。C的经济利润=23—20=+3
所有方案中,唯有C方案的经济利润为正数,所以,选择C。
机会成本概念什么时候用?以经济利润作为决策依据时,就要用到机会成本概念,也就是方法2要用到。方法1则可以不使用机会成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