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13 0
2010-01-23
这段时间来,很多投资者感到纳闷:虽然不断有利多消息公布,但市场的反应却很麻木;而对那些利空消息(有些只能说是传闻),却十分敏感。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出现了股市不断下跌的局面。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利多麻木而对利空敏感的现象呢?
从那些所谓的利多消息本身来看,可以发现其本身的“分量”是偏轻的,因此很难让投资者激发起强烈的做多热情。譬如说去年年底公布的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征收所得税一事,当时的确不少人将其视为利多,认为这将对个人转让限售股产生抑制作用,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但问题在于,如果持有者真要转让的话,不可能因为要交税而不转让,相反,此举实际上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对个人财产性收入征税开始了。这样一来,消息的利多作用自然也就要打些折扣。因此,其也就很难推动股市的上涨。
此后不久,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获准试点的消息公布。这无疑是一件大事情,在习惯认识中,这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深入地发现价值以及提升大盘蓝筹股的交易价值。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消息的出台有利于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并且由于其权重作用的因素,还会对股市的上行提供明显的动力。事实上,消息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高开;但是,随后大盘就开始了下行。为什么?这里有这样一些因素值得考虑:一是提出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对于市场而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人们对其早有预期,因此此刻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二是由于市场资金有限,而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又是具有做空动能的,因此客观上还导致了部分资金的借此离场。于是,利多消息也就没有带来行情的预期表现。
那么,市场为什么有对利空很敏感呢?最近央行提高了准备金率,央票利率也出现了连续的上涨,而市场上一直有关于提高印花税的传闻出现。而这些消息与传闻,都导致了股市的明显下跌。初看起来,提高准备金率等并非针对股市,而且因为是首次提高,也不至于对流动性产生太大的实质影响。另外,提高印花税之类,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现在似乎都缺乏实施的可能。但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他应该是这样来考虑的,既然是首次提高准备金率,而且在不断提高央票利率,那么实际上是表明了政策出现了拐点,开始趋于紧缩。哪怕是这种紧缩还不会对股市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市场是讲预期的,在这个时候一定会把利空放大。而且一旦对后市有了看淡的观点,那么哪怕是传闻,也是宁信其有。再说了,提高印花税是某权威人士在权威杂志上提出的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系列建议中的一条,也不能说是都空穴来风。
一句话,对利多麻木,是因为利多本身的正面效应有限;而对于利空敏感,则是因为对后市产生了偏空的预期。这样一来,在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局面:该涨不涨,甚至是在该涨的时候出现下跌。这与其说是市场对消息面所作出的反应,不如更深入地将其视为是在特殊情况下市场情绪的一种表达,这就是说,此刻很多投资者实际上已经是在看空后市了。尽管现在还有很多分析与评论,喋喋不休地举出了现在应该看多的不少理由,但是至少从市场情绪方面,已经发出了一个明确的警示,也就是大家对行情不乐观了。对利多麻木,对利空敏感,只是这种情绪的一种外在表现。反过来说,对利多麻木而对利空敏感的状况出现时,人们对行情应该是高度警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