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772 4
2010-01-27
在效用价值论看来:对某些像是否有意义或者用处就是价值。
用新古典的话说就是:
“认为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
“效用随着人们消费的某种商品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就是某物品一系列递减的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具有的效用,即最小效用,它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
去掉修饰语就是:价值是感觉和评价。加修饰语就是,“人对物的”
如:论谈劳动或者机器是否创造“价值”(对某对像是否有意义的行为),不管创不创造,都在效用价值论的范围之内。
效用价值论,与我们思维中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是相同的。
因此这个论坛有人谈论机器创造不创造“价值”,是与不是,都是效用价值论中定义的“价值”。
这种“价值”就是马克思说的“使用价值”,
要说明一点具有使用价值的就是财富,马克思在《哥达批判纲领》提到,并不是只有劳动才创造财富,有些财富是天然的。
显然这个论坛批判“劳动价值论”论的观点,大都是在谈论劳动造物的物是否具有意义或者使用性。与“劳动价值论”毫不粘边。


再来看劳动价值论:
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去掉修饰语就是“价值是劳动。”加修饰语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那么什么是商品?劳动价值论者,给出的答案是,必须要用于交换的?怎么才能用于交换?前提条件就是具有“使用价值”(效用)。
再来看看与现实资本主义中的价值量,即货币与人的关系(因为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赚钱),如:GDP就是一年的价值增量,
流行经济学,把它称为”生产总值”,这个“生产总值”,潜意识让人认为它是计量“生产的效用物”的总和的。
这显示是非常荒堂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当一个国家或社会完全实行军管,那么就没有货币与人的关系,而是一种纪律与人的关系。
很显然,作为这与钱相关的价值量,将为零,也就是说这种GDP将为零。难道说,军管的社会生产的什么物都没有用么?什么也没有生产么?显然是不是这样。
那么“效用价值论”对价值的定义,显然与资本主义中这种“货币与人”的价值关系是毫不相关的。
那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很大程度上就描述了这种货币与人的关系。

效用价值论的错,不是定义的错,而是与这种货币与人的关系不相关,肯要拉上关系,那么肯定的错的。

再来看GDP,既然GDP不是“计量生产效用物的总和”的,那么按马克思的定义,自然推出这种“流行经济学家所定义的GDP”,实际上就是“能够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力的总和”
再来看看“剩余价值”是什么,有人说是“利润”,这只不过是换个名称的说法,并没有解释清楚。
我要说的是在谈到“利润”或者“剩余价值”时,我们潜意识又会转到“效用价值论”对价值的定义当中。这正是垃圾左派们明明拿着枪也不知道怎么用的愚蠢,这也是与现实兑节的原因所在。
而用劳动价论的定义来看,这种“利润”或者“剩余价值”,它不是生产的“财富的剩余量”,而是劳动者与劳动者的劳动相互交换过程中(这种交换过程就是消费,也就是说消费者必须是商品货币化劳动力的控制者)被资本家抽取的可供支配的“商品货币化劳动力”。
如果认为这种货币与人的关系价值是计量财富的,那么就会推出如下矛盾:
当一个超级富人是一个慈善家,当他大量购买穷人的衣物时,也就是兑现价值的时候,我们发社会根本没有这么可供兑换的衣物,衣物会涨价。
一般来说富人不可能穿成千上万个人穿的衣服、吃成千上万个人吃的,住成千上万个人的房子。富人与穷人价值量的差距,在实物消耗上差距并有像价值量表现出来的那么巨大。但富人的名牌衣服、名牌用品,及其附带物,在生产经销的过程中是直接或间接的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的。
就名牌衣服而言可能与普通衣服,在直接生产的过程中可能劳动力消耗并没有多大差距,但是名牌物附带很多行业的劳动力消耗,如宣传、经销上的劳动力消耗等。
显然价值不是具体的计量财物的,而是计量抽像的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31 12:54:48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1896年提出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他认为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客观价值指的是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按照这种价值论,商品是否有价值就取决于人们对财货的主观评价,从而完全否定了价值的实体存在,以虚幻的心理评价取代价值源泉——工人的活劳动的客观规定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1 22:38:13
taxuexm 发表于 2010-1-31 12:54
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1896年提出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他认为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客观价值指的是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或能力”。按照这种价值论,商品是否有价值就取决于人们对财货的主观评价,从而完全否定了价值的实体存在,以虚幻的心理评价取代价值源泉——工人的活劳动的客观规定性。
否定不了,而是把隐含条件巧妙的隐藏

主观上的议价,乞丐与富翁有什么区别。前者没有可供转移的“量”,而后者确持有这种“量”。

以乞丐来说无论如何议价,因为他没有钱,没有可供转移的“量”,那么根本就达不成交易。主观上议上必须有可供转移的“量”,而不能拍脑袋的想当然认为,这种量就存在。

庞巴维克只不过是巧妙避开了隐含条件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27 12:36:57
兵飞说对了一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4 10:33:25
好的,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