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时查阅招行2004年报,看到以下的内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金额 占比 平均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
正常类 357,950.87 95.22%
其中:贷款 295,175.06 1.5%
贴现 62,775.81 1%
关注类 7,182.16 1.91% 2%
次级类 4,023.15 1.07% 35%
可疑类 4,463.96 1.19% 65%
损失类 2,287.13 0.61% 100%
报告期末,呆账准备金余额总计为109.20亿元人民币,其中一般准备金余额为51.80亿元人民币,专项准备金余额为57.40亿元人民币。准备金覆盖率(呆账准备金/不良贷款余额)为101.36%,专项准备覆盖率(专项准备金/不良贷款余额)为53.28%。
按照我的理解,不良贷款余额=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总额,呆账准备金余额=各项余额*相应的权重,这样自己算出来的准备金覆盖率也的确和年报吻合,但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又是如何计算得来的呢?百思不得其解,盼望高人相助!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谢谢taoren!
谢谢taoran
不是很清楚准备金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是从库存现金中划出并一直搁置呢,还是从利润里扣除并搁置,还是其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12:58:47编辑过]
会计核算上面,各项减值准备作为其他营业支出项目下的子目,一般按季度核算进入利润表冲减当其损益,而一般风险准备在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中提取,然后再提取盈余公积金等等,
谢谢taoran!
原来准备金是从利润中提取的。提取出来以库存现金的形式存在,是吗?
它不是从利润中提取,利润总额=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包括准备金),另外2楼的帖子有错误,资产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坏帐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它提取后不以任何形式存在,就像坏帐准备一样,你应该看看会计学,财金[2005]49号文件你还看看吧,你问的问题上面都有答案
谢谢taoran,我看了一遍会计学,似乎悟出了答案。
理解如下:
坏帐准备确实“不以任何形式存在”,只是当费用看待,而这种费用和销售费用不同,不涉及当期现金的流出或占用(如果实在要说“占用的话”,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往期已贷出去的现金的那1% ),但同样要冲减利润,这样便维护了谨慎性原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15:41:1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