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篆刻家许若石和他的“百禅印”
文/张慧 令狐小静
如果提到禅,你会想到什么?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闲适,充满禅意的佛教音乐,还是日式茶道中的茶禅合一?的确,禅普遍表现在佛教、诗词、书画、武术中,把艺术创作和禅宗思想相结合,产生了众多佳作瑰宝。著名篆刻家许若石先生近年来潜心研习禅道,把对禅的独到领悟融入到大型主题印《百禅印谱》的创作中,用刻刀雕琢禅意,用印石展示禅韵,用明澈质朴的禅心描绘禅形,在方寸之间诠释着浓浓的禅思、禅味、禅情。
何为禅,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义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也是“禅定”的略称,是印度最古老的修行方法。同时,禅又是一种心境和修养。正是这种淡泊、豁达的人生态度才会让许若石创作《百禅印谱》游刃有余、禅印合一。《百禅印谱》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印创作风格,也是他攀登印学的又一高峰。主题印将篆刻从诗、书、画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具有主体地位的创作和欣赏对象,是篆刻艺术的巅峰。然而,主题印的创作难度远远高于独立印章的创作,且不说形式、变化和审美贯穿,单是文字关就难过,尤其是单字主题印,没有深厚广博的学问做支撑,是万万不敢挑战的。许若石凭借多年来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所刻“百福印”、“千寿印”,穷尽古今文字和印学变化之妙,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此次篆刻《百禅印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禅乃梵语,不同于“福”“寿”“喜”“乐”等大众吉语,从文字使用发展的脉络来看,其丰富性显然要比后类少得多。但这些都难不住变通古今的许若石,他寻摘甲骨、钟鼎、古玺、简牍等文字,搜求西夏、八思巴、女真等少数民族文字,旁参汉画像石、魏碑、青铜、古陶等图案美学,使作品呈现出有刀有笔、有碑有帖、有砖有器、有图有画的瑰丽风貌,作品既有巍巍秦汉的古朴大雅,又有婉约虚静的灵动流美,变化多姿,引人入胜。
这套禅印大作,朱痕红云,如诗如歌,古朴典雅。其章法严谨讲究,疏密得体,方而有规,圆不失矩,犹如“精雕细刻钻门而入,大刀阔斧破门而出”。观其刀法冲切娴熟,纵横大胆,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既有汉印深铸之凝重,又有叔盖浅刻之冲灵,布局奇谲,计白当黑,正侧揖让,仪态万方。其犀利者威武求霸,轻盈者如石潭秋水;停匀者步步为营,颠覆者龙腾虎跃。印面之体势气格浑然天成,使印面更加饱满挺拨,内力充盈,创造出了豪迈大方的博大气象,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
细细品味《百禅印谱》不难发现,整套作品虽数量庞大,共计560方,却没有任何雍容造作、华贵绚丽之浮华,也没有一丝刻意雕琢之迹。许若石的作品一向气息淳古,淡而有味,大巧若拙,酣畅淋漓,天趣自然。静静把玩,彷佛置身于竹林野鹤之间,神清气爽,心神自若。在《百禅印谱》里他洗练刻画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僧人,或卧,或坐,或倨,或恭,或静穆,或高怀,达到了禅佛合一的境界。清代《幽梦影》中写道:“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极琴心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极手谈之妙境;帆随湘转,望衡九面极泛舟之妙境。”欣赏《百禅印谱》能够体会到一种清心流畅、万物气韵、生动气象的自然之韵,不能不说是集篆刻之妙境。透过凝炼灵动、意境悠远、内涵深厚的禅印可以看到,禅早已融入到许若石的创作中。他突破了僵化的传统篆刻艺术,臻于通达自由、自然和谐的境界,他常说:“篆刻和禅一样,表面上有最严格的形式,事实上却有最大的自由……”禅机便隐藏在寻常创作中。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创新,创造性地将篆刻的单一性与意念性糅合在一起,把印面上的每一刀、每一画,乃至一条边框、一个石花,都处理为一个词语、一个传递其艺术思维的媒体,从而形成了含蓄、丰富、独特的印面语言。于是,他刀下的枣栗小天地幻化成艺术大舞台,达到一种复归于朴的新境界,即不雕不饰、一任天成,既琢既磨又尽在其中。正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了创作的再升华。
台湾*国学大师林清玄说:“禅,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在我们站的每一个地方、走过的每一步、甚至活过的每一刹那,有心的地方就有禅,这才是禅最动人的地方。”许若石对禅同样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说,禅并非烧香磕头,求佛念经,禅是一种独特的心态思维、修养境界和心理素质。禅是自然的,空灵的,清新的,在大自然中物物是禅,处处有禅。禅不在于坐而在于思在于悟,禅者静也,而静思息虑,开阔心灵,疏沦精神,深思渺虑,弃绝贪婪,远离浮躁,常乐我净,淡泊又宁静,送走尘事的喧嚣纷乱,任运自然,以超然于物外。
正是因为在这俗世尘情里,拥有了禅一般的生活,他才能悟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才能拥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有位作家曾说:“中年亦具逃禅意,两道何周割未能。”何以中年多有向禅之心?也许是中年男人在觑破红尘名利,历经绚烂,褪尽繁华之后对淡泊、平和生活的一种向往吧。
禅是一幅画,一方印;一杯茶,一枝花;一轮明月,一缕微笑;更是一颗可盛的心,一段云淡风清的生活。许若石常说,居城市中,当以画幅为山水,以盆景为苑囿,以书籍为友朋。他正是以这种哲理睿智、洒脱豁达、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几十年倾心篆刻艺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稀世佳作,雕刻着属于他的金石人生。
许若石小传
许若石,笔名大石,1950年8月生于湖北襄樊,客居并州,擅诗词书画,以篆刻名扬海内外。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国内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展出和发表并获奖无数。主要作品有《石刻千寿印》、《皕福凝瑞•印谱》、《甲骨文百福印》、《肖形百寿印》、《百禄印谱》、《百花印集》、《中华百家姓印集》、《百禅印谱》、《八思巴字百家姓》等。其传略已被收入各类十余种辞书,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多家媒体对其进行过报道。许若石现为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齐白石印艺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