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309 1
2010-02-11


证券商光怪陆离之至
  此外,另一个买股运动的推手——证券商也是光怪陆离之至。1989年台湾登记之合法券商约130家,加上另外还有150多家准备开张,形成全球惟一证券商家数超过上市公司家数(166家)的怪异光景。证券商在当时可谓是最赚钱的产业。据统计,当时一家券商单日的手续费收入就可以超过一家中型企业的整月营业收入,市盈率更是传统制造业的四倍,莫怪乎人们都羡称这群从业人员捧着“金饭碗”,但是这么优厚的利润许多是在违法的情况下取得的。在监管机制不周的环境下,许多券商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不务正业的勾当在当时已是司空见惯,最恶名昭彰的就是券商联合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是股友社坑杀无知股民、非法经营融资融券业务、向股民提供当日冲销买空卖空的业务等。许多证券商营业员与主力、公司派、金主圈(金主指的是大方的出资人)搭上线,丰厚的佣金收入、“跟单”投资获利随之而来,财力雄厚的则可能身兼营业员与地下金主两种身份,就是所谓超级营业员。当时台湾市场上人称”四大金钗”的便是代表,四大主力与四大金钗群魔乱舞,写下许多股市传奇故事,也反映出整个台湾股市的监管失灵问题。
  在台湾,证券商是特许行业,上头是有正式的政府机关监管的,然而台湾的券商监管机构不像美国证监会(SEC)拥有绝对的司法权以及庞大的行政资源来强化监管力道,再加上台湾的金融犯罪判例往往过轻,几无吓阻效果,也难怪”宵小”甘于冒险一博。政府单位除了未有效发挥监管功能外,“乡愿”的心态也是坐视整个股市不断虚胖直到破裂的原因。因为股市是经济的橱窗,自然也成为最直接的施政成绩单,所以在台湾,政府是最大的多头,是最不愿意看到股市下跌的,过去也曾多次出手干预股市,只不过方向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做多,鲜少有紧缩政策,但这样反而造成股民风险意识降低,以为再如何糟的状况政府也会永远跟他们站在同一边。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就是一个例子:1988年当时台湾的财政主管郭婉容基于赋税正义决定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结果造成股市连续无量崩跌19天,惹得股民骂声连连,最终政府被迫以提高免税额以及减半征收等措施妥协,才让这场争议落幕,但同时也让人们对政府贯彻制度的决心大打折扣,乃至于时至今日,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仍是一大禁忌,官员们闻之噤声,因为谁也不想得罪股民
  名副其实的“吃人市场”
  疯狂的股民、失控的券商以及无力的监管机关,再加上混乱的媒体传播、市场大户主力以及公司大股东的操纵等因素,使台湾股市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吃人市场”,当时《经济学人》(Economist)更以相当严厉的字眼——“放任与腐败”,批评当时的台股乱象。最终,虚幻泡沫免不了破灭的一天,股市于1990年2月中旬开始回跌,短短的8个月间,指数从高点12682点崩跌到只剩零头的2485点,惨烈的股灾让许多股民多年积蓄毁于一旦,家破人亡、走上绝路的社会事件更是时有所闻,股灾大大重创了台湾社会。在两岸三地颇有名气的系列小说《八败人生》,第一部便是以1980年代台湾股市的暴起暴落为时代背景,书名的“八败”取1980年代失败的人生之意——相当写实地说明了这场股灾的疯狂、毁灭与反省。
  风暴过后,台湾当局与相关单位记取教训,无论在法规或是制度设计上逐步修正,加上市场开放与国际金融接轨,台湾股市的运作已步上正轨,只不过,时至今天,12682点却成为台股指数可望不可及的“天险”了!吾人也不禁要问,如果有幸台股再有机会涨到那个位置,到时会是怎样的气氛与情形,是反映基本面还是只是另一个泡沫?而向来弱势的股民们又会如何应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以一句话归纳自己经济学的精华:“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There is no such a thing as freelunch)”,虽然是大师简单的一句话,内涵其实是涵盖相当深入的政经学理,套用在投资的世界里却也是简单扼要、铿锵之至。在金融市场(或说是投机世界)里,市场上的赢家仅是少数,而观察这些赢家的共同特质就是花费心思、努力钻研,盲从瞎随在他们身上是看不到的,同时赢家更能与时俱进,适应瞬变的金融市场,随时学习最新的金融工具与交易策略。
  撰写本文时,适逢大陆政府批准开放股指期货,其实回顾台湾股票市场发展史,数年来对外资的管控逐步放宽,加上1998年台股指期货正式挂牌上市,2001年台股指数选择权等期权衍生品也相继挂牌,对照当下中国金融市场的变化,也是以极快的速度朝同样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参与者、更开放的交易制度以及更多选择的金融工具。可以说,日后对两岸无论是主管单位或是证券商乃至于一般投资大众的挑战将更大,但同时也提供更多的机会,未来,周全的监控制度、正派经营的证券商或期货商,以及理性用功的投资人三者配合,才能使股票金融市场健全发展,降低股灾再发生的机率。
  (作者系台湾统一期货经理;为符合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文在刊载时对部分措辞、标点略有修改,并增补了几处注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14 09:02:23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