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30 6
2010-02-25
  最近我在求购费雪的《利息理论》的中文版作生日礼物,送给我朋友,可惜一直求不到。后来我朋友问我,为什么一定要送这本书呢?我说,这本书全部是谈经济学基础问题的,里面涉及到理论与观察的问题,前后逻辑连贯,而且一般人很容易读懂,对着英文版来读,有奇效。
  朋友不懂经济学学的是什么,他以为街上一本四十块钱上下两册的《西方经济学》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全部。我说不对,西方经济学其实就经济学的全部,中国人从来没有自己的经济学,你看那些考古或者几个愤青说哪个哪个死人留下来的遗物有经济学的痕迹,那根本是胡说。为什么是胡说呢?因为这些书配不上“科学”二字。只是拿来意淫用的。
  朋友问:“那怎么才学好经济学?”
  我说:“速成的话,就从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看起吧。”
  朋友问:“为什么不是从原富看起呢?”
  我说:“因为你不看道德情操论就不懂什么叫做收入最大化,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就如同一些人坚持马克斯必须是思不是斯那样。”
  朋友问:“怎么才能学好经济学。”
  我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必要学一点哲学和一点逻辑学,这是思想上的准备,没有学过的话,就不懂什么叫做斤,厘米又怎么来,更不懂什么叫做科学也不懂什么是事实。”
  朋友表示听不懂。
  我说,你跟一般人谈哲学,他们都认为是神经病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哲学的入门是很简单的,都很简单,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只是钻到塔顶上的人才会发神经。你看那些整天拿“行而上学”骂人的人,他们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形而上学”只是骂起来很爽,能让对方很是“非科学”,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形而上学一样。而这些人往往没事无事胡说,甚至跑到一些“百科”这样的“工具”上乱编解释,把NDP和GNP搞混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有的有点能耐,会背书,把一些书上的语句背得很厉害,整天把逻辑、辨证等看起来很牛逼的词语写在帖上,其实一但问到他们更深一层的内容,不是一无所知,就是含糊写一大堆文字带过,根本就没怎么解释。就如同我说,所有运动着的事物都存在“柯头猪牛力”一样,你问我什么是“柯头猪牛力”,我会说一大堆东西,但是这个“柯头猪牛力”根本就不能观察得到,也不能间接观察得到,重要的是,它(他、她)没有带来任何概念,不能分类,不能比较,不能定量,什么都不能,就如同我说在吃饭的人是因为“德德拉拉”引起的,“德德拉拉”解释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解释,但是我们说人吃饭是因为饥饿,然后我们又可以从饥饿带来其他的解释,而新的解释又能带来新的解释,那么这“饥饿”就是正确的解释了,当然我们要视情况而定。什么叫做视情况而定呢?因为“饥饿”一词本身只是一个人的主观上认为的,“饥饿”怎么判断有什么标准,这是其他人的任务了。
  而另一方面,当我们用事实去验证的时候,什么叫做“事实”呢?很多人以为经验规律就是事实,其实这是错的,真正的“事实”是指具体的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某一环境下,某一……的事实,一般街上卖菜的大妈和你三姨谈的“事实”都是经验规律上的事实。这些人对这种语词的理解就如同对“价值”有不同的理解一样。
  朋友表示似懂非懂,但是觉得很简单,他问我,为什么那么简单的东西,都没有人想过呢?我说,不是没有人没想过,只是这些人太懒,吃饱饭没事,随手翻翻书,什么都不理解,背了几句话就以为懂了,其实要理解这些知识你去街上买本哲学入门的书就行了,但是这些人看到这些书,不是很牛逼很有名的人写的,或者一看哲学两个字就以为自己比谁还懂,所以一般都不舍得花钱去买,宁愿花钱买比一天吃的猪肉量还重的《资本论》也不愿去多买一本薄薄的哲学入门。
  朋友又问,那我买哪本比较速成?
  我说,买资本主义世界的邪恶导师——R·卡尔纳普的《科学哲学导论》吧,虽然是导论,但是你可以选择性按照导论说地去选择一些适合自己读的书。
  朋友抱怨说,一看名字就头晕,能不能有更速成一点的呢?
  我说,那就买一本《普通逻辑基础》吧,国家定的学校教材,哪里都有买,有很多基础知识,你学得好,还能去考试。
  朋友又抱怨说,这本书也太长了,而且我觉得看这种书有贬低我知识水平的感觉,“基础”两个字很刺眼。
  我说,如果是一般人,不是我朋友,我会直接推荐他看《微观经济学基础》二十五块钱一本,最近降价处理,二十块钱就能买得到了。但是因为你是我朋友,本来再想推荐你看亨普尔的书,但是你连卡尔纳普都头晕,那我只能推荐你看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学原理》,虽然有错有对,但是比那些“对”建立在“错”基础上的那些什么“家”写的书好。其他那些真正的大师大家的书,我就不推荐了。
  朋友抱怨说,啊,这本书更不想看了,看名字就觉得书本很厚。
  我也抱怨了,那你到底要我推荐你看什么书好呢?带“基础”二字你说伤了你的自尊心,名字看起来很牛逼的书你又不敢读,难道你要我推荐你看“郎咸平说”?那还不如“希特勒演讲”或者看“开国大典”,“西游记”也不错。西游记是说一个革命家孙悟空怎么反抗统治阶级的。
  朋友说,算了,我什么都不想学,你直接讲怎么去分析别人的语句算了。
  我说,可以,很简单。经济学的分析如果不使用数字,单纯从语句上分析是可行,问题是我们要找到一些可以观察到的量,这些量或者是一种语词必须是清晰的,不能模糊。我们在讨论一些问题前,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他们所使用的语词必须是要清楚的定义。但是你看看现在的一些人,整天谈“论”要不就是“理论”或什么什么的问题,这些人都是基础概念掌握不清的。你去看那些人的语句,不是建立在模糊不清的基础上,就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朋友问,经济学从哪里学好呢?
  我说,如果你要深入学习,当然要从哲学与逻辑学一些基础知识学起,不用学得很深,够用就行,学深了就发神经了,也就不用学经济学了,而且我还建议你要多去市场跑跑,多去真实世界了解,自己亲自去做调查,像那些市场营销的策划人员经常做的市场调查一样,其实那些策划人员比那些单纯学“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斯主义经济学”的人更了解“经济”。因为后者连离他家最近的超市的萝卜卖多少钱都不知道,甚至连组织架构都不懂,更无从去解释问题。当然,如果你想速成,你又不懂做调查,就买本普通的《西方经济学》,谁搞的都可以。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语词,与我们平常用的语词都不一样,就如同你理解的力量和物理学家理解的力量不一样,你要深入去学习,研究一个语词发展的过程,理解他,为什么要使用这样一种定义,这种定义为什么读起来那么牛逼,你都要去学习去理解。经济学入门是很难的,即便是到了博士级,考试很厉害,论文很厉害,但是这些人不是没做过市场,就是翻那些古老错误的数据拿来堆文字,但是你问这些人什么叫做“成本”他们一无所知,虽然他们也出了书。不同时期的学问又有不同的语词定义,我们要理解背景,要理解为什么要使用这种定义就很重要。
  定义很重要,很多人认为很基础,这些都是胡说。
  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有多深,完全看他怎么去定义。经济学入门很难,因为“成本”二字很难掌握。有的人从“成本”的角度去学经济学,有的人从“收入”的角度去学习经济学,都有奇效。如果要问我在学校学的经济学是经济学吗?你学的那个经济学是为了让你以后有工作干,有口饭吃的经济学,真正的经济学要从头学起。
  而要学习经济学,就必须从逻辑与哲学这些基础知识学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25 14:35:30
写的很好,很深刻!作者很有功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5 20:55: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8 19:05:31
此帖顶上去,以响应虎哥的所提到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8 19:33:44
按你这种讲法听众早跑光了
看我的: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63606-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4 13:23:55
  创新的基础是知识要过关,连定义都定不清楚,后面谈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价值。当然有些人很天才,什么东西都不用学,直接上来就把人家的东西推翻了,这点我们当然要鼓励,问题你推翻的前提是你要提出原来被你推翻的人的理论更好的理论,但是看看,不是定义不清楚就是蒙混过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