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危机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来讨论怎么过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终奖发放或加薪、升职的问题,企业很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都会通过年终激励这个过程来集中体现。因此,企业要把这件事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并根据企业情况制定总体的年终激励策略。这其中,必须要明确几个方面:    首先,确定整体激励导向
    每年的激励导向首先是要与整个公司的长期价值观吻合;其次,也要根据当年的经营和发展情况体现当期的特色。比如:激励是完全以业绩为导向,还是按照能力提高为导向,或者是以忠诚度为导向,这都与企业的价值观息息相关。而且对于在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员工是不是应该得到奖励,这些都需要先在导向上明确下来。
    其次,明确激励组合和手段
    一般来说,激励手段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类。物质方面包括:加薪、奖金、晋升、转岗等手段,但是具体来说,是加薪多一点还是奖金多一点,晋升多一点还是内部横向转岗多一点,或者非物质的福利与荣誉多一点,这些就要求企业对不同的激励手段提出一套或几套组合方案。
    再次,考虑具体沟通策略
    不管采取怎样的激励方案,企业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公司业务的波动,或者员工之间的公平性争议,你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好。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沟通来弥补不足。比如:当公司业绩不好或员工有不公平感时,就需要通过恰当的沟通策略和沟通渠道去解决,让大家能够跟公司一条心。实际上,年底沟通是很多公司做得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激励而留下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可以通过沟通方式扫除掉的。
    从操作层面讲,不管之前有没有明确的奖金计划,高管层到这个时间点上,应该就年终奖发放问题事前与一线管理者达成共识,明确在奖金发放上的倾斜政策,进行期望管理。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很多公司的奖金可能会相对少一些,事先吹点风更有必要。事实上很多外企都是这样做的,它们先把经理级以上的人员召集起来,由公司总裁对一年的业绩情况做一个介绍,让大家心中有数,并探讨具体必须保住哪些骨干人才等。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事先的沟通让公司管理层理解公司的情况和意图,并稳定住骨干人才的心,不至于最后奖金发下去就像“炸了锅”一样。
    在家族企业里,过年了,又会做些什么呢?接通了孙萌的电话,我们聊起了过年。孙萌是河北大午集团创始人孙大午的长子,如今他已经担纲大午集团副总经理的要职。
    拜年是给所有人美好的祝愿
    “一年到头,一家人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那天才休息。”孙萌缓缓地说道。随即,他开始历数一个北方家族的过年“礼数”。“三十儿那天,我们和叔叔的孩子一共哥儿五个,都会到我爷爷奶奶那儿去,帮着两位老人搞卫生、贴对联。下午,我妈妈她们妯娌几个一起包饺子。我爸爸、叔叔他们仍然会去办公室,看看书、学习学习。到了三十儿的晚上,作为集团副总裁,由我代表集团和我们家族,去给留在企业过年的员工、干部们拜年,这件事情很重要。”“初一的早上,我们孙子辈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给我爷爷奶奶拜年。然后,我们再去村子里给孙姓长辈拜年。接着,村里的族人、亲戚们再赶到我爷爷奶奶这儿,给两位老人拜年。因为我爷爷奶奶都是上90的人了,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到了初二、初三,这是回娘家的日子。不过我们这儿有个习惯,父母双全的,就初二回娘家;如果有一方不在世了,像我姥爷不在了,那就初三回娘家。不过,我现在结婚了,就会陪我夫人回我老丈人家去拜年。”
    “初四、初五,一般都出去会会朋友。”
    农历新春拜年,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的祝愿,这是一种最古老、最亲热、最礼貌的方式。无论你在企业里是多么高的领导,也要想到给自己的长辈拜年,给自己的亲戚拜年。大年初一拜新年,一般都从家里人开始,从给长辈拜年开始。
    作为企业的当家人,给员工拜年往往会提前一点儿,这是因为考虑到员工大多都会赶回家中去过大年。对于留守企业、不能离岗的员工,老总们自然也都会专门去给他们拜年,这也已经成为了很多中国企业的“礼数”。
    百年后有一个美好的故事
    拜年,会占去长假里的大部分时间。所以虽然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真正坐在一起好好聊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孙萌说:或者在三十儿的中午,或者初一的中午,父亲和叔叔们会在一起聊聊一年当中的工作,并不一定要求儿子们都得到场。“别人或许会谈谈过节的事,但是我父亲仍然总是跟我们谈思想。企业发展二十多年了,叔叔现在是集团公司董事长,父亲和他在一起时谈得最多的还是创业。父亲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通过企业的努力,建设起小城镇,他总是鼓励叔叔、鼓励我们,不要计较名利,说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要挣多少钱,而是要想到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孙大午是中国知名企业家。创业二十多年里他大起大落,经历了风风雨雨。2003年以后,他开始在家族企业传承的问题上认真研究,最终提出并推行了“私企君主立宪”的模式,就是把接班人的“家族遴选”与企业全体员工民主选举与监督相结合。他希望自己和妻子、兄弟创下的基业能有很好的传承机制作保障,后代能兢兢业业地带领企业走发展的道路,有才能的人也能从企业里干出来、留下来。
    在年根儿上,这一模式,自然也有独具深意的一面。
    对此,孙萌说道:“如果晚辈在场,父亲谈话时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告诫我们:有本事的创业,没本事的享福。也就是说,你对干企业不感兴趣的话,可以不干,可以不进企业,你可以去休息;愿意做企业的,那就要领着这个团队,无论它大小,都带着它向前发展!”
    在与大午先生交流时,他对此显得非常欣慰:孙萌跟几年前大不一样,越来越上心企业的事,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多了。尤其让大午感觉不同的是,孙萌有了强烈的自立之心。对此孙萌是这样说的:“人总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要自己去建树做人的尊严。”孙萌如今仍然是大午中学的校长,同时在集团管理层又分工负责企业的法律事务,在企业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大。多年协助孙大午工作的监事会秘书马英华认为:孙萌在处理问题上甚至比他父亲更“稳得住”,不过“战略性思维”还要历练。其实,很多家族企业都是这样安排的,把未来的接班人不断地放在各个关键岗位上锻炼摔打。要他们拿出业绩来还不是全部目的,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
    做人看做事,形成什么样的人品又是能否应付复杂环境的关键。孙大午说他没有特别跟儿子谈什么,但是他组织成立了青年国学学习小组,两个儿子孙萌、孙硕都得参加,同时也要带领一批年轻人成长。小组每周六学习五小时,孙大午、马英华对每次学习的内容都要做精心安排。他特别用手机短信发送过来2009年最后一次的学习内容:公司简报及《公司法》讨论,《弟子规》及《幼学丛林》导读,《管子》思想解读,屈原《国殇》与穆旦《森林之魅》对照欣赏,观看《和谐拯救危机》录像片节选。内容非常之丰富。孙萌说。“这么多年来,父亲在具体事情上很少给我们具体意见,都是进行理想教育。”
    当然,到了年关,好好地给长辈拜年、给员工们拜年,这是尽孝心、使企业更和谐的具体行动,孙大午很重视。做完这件事,孙大午会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去玩,自己就跟当董事长的大弟孙二午、当副董事长的三弟孙志华,凑在一起喝酒,什么都聊,甚至一顿饭能从中午一直吃到晚上。在孙大午的内心深处,他始终希望兄弟和睦、家庭和睦、事业成功,希望给一方乡亲干点儿实事,甚至百年之后,人们能够传颂一个美好的故事。
作者:王缨 来源:《中外管理》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