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213 2
2019-08-05
百度百科“供给量”这一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E%9B%E7%BB%99%E9%87%8F,已经被一个叫“王石求”的经济学门外汉篡改了,红字部分是他的杰作。


“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是生产者在某一既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
计划必须售出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首先,供给量是厂商计划售出的商品数量;其次,供给量是厂商能够售出的商品数量,即它是与需求量相等的供给量。还有,与需求量一样,供给量也用单位时间的数量来衡量,因此供给量是一种流量,是以一定时期来计量的变量。”


此君改了之后还很得意,向我炫耀他的成果。
我没有百度账号,也不想注册,这里的经济学师生不希望有人如此猖獗地胡来吧,赶紧去改回来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6 09:35:28
谈谈西经的供给量
西经的供给量很多资料是这样定义的:在一定时期某一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数量(主要采用高鸿业教科书的定义)。
据笔者研究,供给包括生产、向市场提供出售、售出三个环节。显然,西经的供给量针对的是第二个环节——向市场提供出售。也就是说生产已经完成,准备向市场提供出售。
但是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下,生产者向市场提供出售,生产者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生产者是为了将向市场提供出售的商品售出获得收入,而不是仅仅向市场提供出售就不走向下一个环节售出了。
假设一定时期,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是A,向市场提供出售的数量是B,售出数量是C。A、B、C哪一个是供给量?这是生产者某一时期都要面对的事情。答案显然是C。售出的商品量才是供给量,这个供给量是现实的或实现的供给量。
我们有时也把可能性的或尚未实现的售出量也说成是供给量,看来西经的供给量定义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修改一下供给量的定义:在一定时期生产者计划必须售出并且能够售出或者已经售出的商品数量,这个商品数量对应一定的价格。
笔者为什么用计划取代了愿意呢?因为既然形成了计划,那必然是愿意的,生产者几乎每天都在做计划,用计划比愿意更能准确地说明生产者——即企业的行为。愿意更像私人而不是法人的行为。
笔者为什么把提供出售改为售出了呢?因为售出更符合生产者生产为了销售的目的,提供出售只是供给的一个中间环节,缺少了售出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笔者为什么加上了已经售出呢?因为已经售出是现实的事件,现实中售出的商品量人们也说是供给量。当然也说成交量,成交量一定是供给量。不加上,与现实的说法不符。当然,成交量只是现实的供给量,供给量不只是成交量。
笔者为什么把价格说在商品数量之后——这个商品数量对应一定的价格呢?因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注意:在售出的那一时期,需求曲线是一定的),计划售出的商品量——供给量确定才会有价格的确定。供给量在先是原因,价格在后是结果。不是市场上有了一定价格才有一定的供给量,试想:没有供给量哪里会有价格呢?这一点,西经在研究完全竞争时,说的很清楚也很正确。整体的生产者面对的是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整体的供给量与需求曲线结合使市场价格确定,个体生产者只能按这个确定的价格销售,个体生产者面对的是水平的需求曲线,这个确定的价格,个体生产者的生产量可以全部售出不受限制。
说到这里,其实也说出了供给量的一个隐含的指向,即供给量是指向生产者整体的,不是指向生产者个体的。如果说生产者个体供给量,一定要加上“生产者个体”两字。
供给量,西经的定义与供给量的事实并不相符。笔者尝试对供给量定义根据事实存在进行修改,或许还不是很准确,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6 11:46:32
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而窜改指改动,如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此处为历史,且含明显贬义,故用篡改。
++++++++++++++++++++++
王石求是经过研究而对供给量的解释错误进行更正,是修改或改正——而且其修改的正确性得到了审核人的认可。

楼主用篡改这个词,明显带有自己的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