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44 3
2019-08-13
生产定律为:在一定条件下(至少有需求曲线变化不大的条件),价格高位,增加生产量;价格低位,减少生产量。
生产定律的基本原理是(假设生产全部销售):
利润=(价格-单位变动成本)×生产量-固定成本。
价格高低判断——不同商品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猪周期为:价格高位——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给量增加——肉价下跌到低位——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到高位。
人们一般用蛛网理论解释猪周期,蛛网理论使用的是模型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猪肉价格最高时,往往是供给量(以实际售出量为准)是最少的时候,但蛛网理论却认为与最高价格对应的供给量(生产量)会最多,这不符合事实——猪肉供给量(生产量)是逐渐增加的,是台阶式增加的。
蛛网理论解释猪周期失效。
笔者认为应该用有台阶理论解释猪肉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变化。
台阶理论适用于产量是从最少逐渐增加到最多不会跳跃式增加到最多,产量从最多逐渐减少到最少不会跳跃式减少到最少的商品。
台阶理论价格与供给量循环顺序如下:
价格高位——供给量增加——价格略下降——供给量继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供给量增加到最多——价格下降到最低——供给量减少——价格略上涨——供给量继续减少——价格继续上涨——供给量减少到最少——价格上涨到最高位。
台阶理论认为:一些商品价格在高位时生产者会增加产量,受生产能力等因素制约,产量会逐渐增加到最多,价格会逐渐下降到最低;价格下降到最低后,受各种因素影响,产量会逐渐减少到新的最少,价格会逐渐上涨到新的最高。一个循环周期完成,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
猪周期基本上符合台阶理论。
猪生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母猪仔生长到生产期(9个月左右)、母猪妊娠期(4个月左右)、猪仔长到屠宰期(6个月左右)。
猪肉价格一旦到达高位,说明供给量已经是很少了,根据猪的生长周期,供给量少会维持很长时间,除非从外地进口。
猪周期是否可以避免?在猪肉生产属于竞争状态的情况下,很难避免。要想避免猪周期,只能是提高垄断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很难做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13 15:02:13
1083574621.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4 13:59:01
排除外部因素,生猪的价格波动趋势符合台阶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4 14:51:55
Ceasar_2008 发表于 2019-8-14 13:59
排除外部因素,生猪的价格波动趋势符合台阶理论
说得好。外部因素主要指进口,进口会对猪周期生产一定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