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德组织与管理第五章:与组织有关的各种概念(组织的定义)
现代企业的经营,往往把企业与员工、经销商、客户的关系详细的分门别类,然后区别对待。而巴纳德认为:企业与员工、经销商、客户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都是协作和交换。
由此得出结论:招聘、招商和销售的意义也是相同的,主要特征是说服,目的是协作。
人性就是人性,不论你把这些人叫做“员工”还是“客户”,都是企业合作的对象,虽然合作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是本质都是合作。
以组织和客户的关系来说明组织的职能与日常工作:
A,与客户建立协作关系
B,促使合作性行为
C,鼓舞客户的士气
D,维持激励计划
E,实施奖惩制度
F,监督和控制
G,检查
H,教育和培训
当我们分析企业行为时,如果采用“经济性思维”,关注点往往在产品和价格上,会比较片面、孤立、静态的看待一切现象,对于企业的部分行为几乎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如果采用“组织性思维”,关注点往往在互动和协作上,会比较全面、系统、动态的看待一切现象,理解到:个体是组织的一部分、一个器官,而组织是社会的一部分、一个器官。可以对企业的一切活动给予一个还说得过去的解释。
比如:个体必须给企业做出贡献,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才能在企业内谋得容身之处;企业必须给社会做出贡献,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才能在社会中存在。而企业的利润,是在企业与社会进行价值交换过程中实现的,基于这一点,企业就不会盲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企业运营抵御未知风险所需资金的最小值”。
这样,就解释了“企业为何而存在?”的问题。
摘读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