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251 1
2010-03-07

1222.公权走向腐败的原因和对策

2007.2.7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私有制时代。无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都是私有制的扩大形式。家庭所有制、个人所有权,更是私有制的基础。
伴随着私有制产生的,必然是私有观念,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他国利益的矛盾,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这种矛盾同个人的关系一般成三角形: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为基础,人类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顶端,中间为国家、民族、地区、集体、他人利益。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会将这种三角形的关系倒过来,成为民众崇拜的英雄、社会敬仰的典范。而英雄和典范,任何时候都是少数。
同时,公权必然与私利发生关系。这种私利,可以是个人利益,也可以是地区、部门、党派和小团体的利益。
公权是管理社会的权力,是一种与公众利益相联系的社会责任,也是谋取私利的工具。
私利分为两种: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合法利益是有限的,非法利益是无限的。
公权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获得:赋予和夺取。可以通过合法手段,也可以通过非法方式。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公众的认可,也可以绕过公众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取得公权的形式,决定于既有的社会制度和力量对比,影响未来的权力发挥。
私有制社会的公众权力,从诞生的那天起,就面对着社会的制约。其中的公权,更凌驾于私权之上。为了避免公权的滥用,产生了对公权制约和监督。这种制约和监督,可以通过公权自身实现,也可以通过私权对公权的干预实现。
公权的拥有者从自身利益出发,自发的倾向绝对权力的拥有,避免他人和公众对权力的控制和监督,所以产生了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用来搪塞民众。而民众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自发的要求公权服从于民权,服务于民众、接受民众的控制和监督。这种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公权的获得和管理方式取决于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制度:家长制产生集权,合作制产生民主。二者的结合,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集权制侧重公权的行政制约,民主制侧重公权的社会监督。取二者之长,可以建立相对完善的公权制约和监督机制,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却难于实现。所以,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轨时期,私有制的存在是公权走向腐败的基础,传统行政制约监督机制的不足和削弱,新的社会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尚待完善,使得个人利用公权谋取私利有机可乘,而信仰危机又使主要建立在个人素质基础上的公权管理体制受到冲击,一定时期的腐败泛滥就成为了自然的社会现象。
改革基础以治本,完善法制以治标,建立行政和社会双重制约和监督机制,教育和惩治相结合,才能有效遏制公权走向腐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7 21:56:41
温总理说的好,“只有民主才不会人亡政息”!谢谢温总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