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是什么
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百度百科中讲:“价值观是指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事物的价值定位。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的含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观表现为一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存在的意义和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当这种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超越了个人需要本身,而指向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承担时,个人或企业便有了责任感。再进一步,当价值追求和目标是为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人类整体福社的增加时,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第二,价值排序反映价值观,多元的价值追求面临着价值排序的命题。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往往是多元的,就像一个人的需要往往是多元的一样。不同的是,人的需求会从低到高按层次依次递升。而价值观则是由最优先的、最首要的追求所定义。人们在对目标的追求中,往往面临着资源条件的限制,包括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当多重的追求面临有限的条件而需要取舍的时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便体现了其价值排序。尤其是当多重的追求之间存在矛盾的时候(比如,当个人和集体的利益产生阶段性的冲突时,是为了个人的得到而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是为了集体的目标而暂时放弃个人的需要),基于价值排序的选择才真正体现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不关注价值排序而仅仅只看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追求,多元的追求会因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等情况的存在而有可能隐藏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把“为自己”的目标伪装成“为他人”的使命。
第三,价值追求和价值排序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价值判断依据。价值判断依据意味着我们对世界、人生、工作、成功失败等一系列命题的好与坏或者得到与失去的因果假设。
第四,行为底线体现价值观。如果我们把目标追求看作上限,行为底线则是下限。前者是关于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想做什么的阐释,而后者则是关于不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定义。“要做什么”与“一定不做什么”合在一起才能更为完整地反映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