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做一点解释:此题的相关图示如下:
根据移动公司面对的需求曲线:p(y)=1/2-1/400*y可以得出厂商的MR曲线为:
MR:d(P*y)/dy=p(y)=1/2-1/200*y
1、当厂商不考虑边际成本时他将选择在Y1的提供量上,相应的价格为0.25元。
2、但是边际成本SMC是存在的,它与MR收益曲线相交点确定了均衡的供给量和均衡价格,如上图,厂商会把提供量定在Y2点,相应的价格定为P2,P2>0.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9 18:06:27编辑过]
这里的确存在价格歧视问题。就是两部分订价法。但是Y到底代表什么?我觉得可能不是时间,而是指的电话装备数目,或者说是装机容量,即要求的装机客户人数。
这样,在解题时,不仅仅要考虑由于单位时间的问题产生的影响,而且要考虑人数和月租的影响。
其实,二楼分析的很详细了,不过这只是对于一般垄断条件下的“统一定价”法进行的分析。如
果考察到两重价格定价法(当然,这会更大的剥夺消费者剩余),那么就可以考虑SMC=0,因为可以
通过月租的方式,把SMC的成本抵消。那么就可以认为P=0.25是正确的。
万岁大中华好久不见了啊:P
我没有弄懂楼主关于:月租/单位时间通话费用 是什么意思,被万岁大中华一点,忽然明白了,原来月租可以抵消部分SMC或者完全抵消(更进一步可能还有剩余),那么说来厂商是可以定价为0.25的。
依我个人理解,我觉得各位的讨论都不对,最优的定价应该是使得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然后通过固定收费使得消费者剩余完全转化为生产者的收入。也就是先要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说价格应该等于mc与需求曲线相交处。还有讲得很清楚y是单位时间通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