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lukas 发表于 2010-3-13 11:59 
课本上说私有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其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但我看生产力的发展只是客观原因,并不是根源或根本原因。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这话没错。可私心和私有观念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也正是私有制在生产力发展后能够产生的根源或主观原因。
原始社会的人没有私有观念这话是不对的,原始社会是纯粹的共产主义这话也有待商榷和考量。
为什么私心和私有观念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问题很简单也正是如此容易被我们忽视,其实母亲在生育子女同时,就会对亲生子女有特殊的关爱,正是这种偏爱产生了私有情感和私有观念。可以说子女就是母亲的私有品,母亲在养育儿女时给他们的关爱照顾不仅是精神上而且包括物质上的。同时被母亲所养育的儿女对母亲也会产生特殊情感。可以说母爱是私有情感和私有观念(私心)产生的根源,母爱是本能天性,所以说私有观念也是人的天性。
所以在原始社会也存在家庭,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特殊感情,使她们形成了家庭,当然这种家庭形式不同于现在。论坛有人鼓吹放弃家庭,这无异于叫母亲放弃母爱的本能。
在我看来原始社会的人也有私有观念,因为原始社会的人也都是母亲所生,就算是氏族首领也会对母亲有偏爱。所以这种私有观念只是被压抑和忽视,并不是没有。
为什么在原始社会私有观念会被忽视和压抑。
首先在极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食物和生产资料极度匮乏还有野兽的攻击等,人们必须以集体的形式生存,这种情况下私有情感被压抑,集体利益被放大。
其次原始社会年代久远,且当时人的私生活并不丰富,在考古发现和研究原始人的私有观念和情感,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被研究历史的人所忽视。
什么是家庭?家庭就是生活单位,就是夫妻、孩子为生活单位组成的家庭。原始社会有这个家庭吗?孩子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能组成这个家庭吗?首先说,原始社会没有这个生活单位,没有家庭。
孩子产生后,是共同养育,是氏族人们共同养育长大。共同养育长大的婴儿与母亲一个人养育长大的婴儿,在私有情感上有什么区别?共同养育大的婴儿,他的情感会回报社会,回报氏族社会的许多人们,而不仅仅是生他的父母。
如果你想认清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就必须首先认清什么是真正的私有,什么是真正的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