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工具57之竟争优势因果关系模式
工具介绍
本工具是基于迈克尔·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巴克斯(Bakos)和崔西(Treacy)将差异化解释成企业的议价能力,即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企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将成本领先解释成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相对效率,意味着如果产品没有差异化,就采取相对高的效率,降低成本。
工具理解与运用
企业的议价能力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决定企业议价能力的因素如下。
(1)与搜寻相关的成本。寻找供应商、顾客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原材料被垄断,则企业的议价能力很弱,如果供应商集中度低,则议价能力高。信息化时代逐步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企业具备条件与更多的原材料供应商接触,意味着降低了搜寻成本,从而可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成本。
(2)独特的产品特性。独特的产品特性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这些特性能够为顾客带来其他竞争产品难以替代的价值,从而具备竞争优势。
(3)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经济学的概念,就是当顾客停止使用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转为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转换成本越大,企业的议价能力就越强,顾客的“忠诚度”就越大。除了议价能力之外,竞争优势的另一个来源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有较高的效率。决定相对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1)内部效率。内部效率是指企业生产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效率,企业进行“流程再造”等改进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内部效率。
(2)组织间效率。指企业与上下游连接所达到的效率。目前,很多行业都在提倡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就是为了提高组织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