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lus 发表于 2013-2-28 12:25 
尽管数值方法用得很多,但是解析解还是大家最喜欢的,不管是经济学还是金融学,尤其是看似复杂的模型,如果能 ...
当然啦,要发权威期刊文章,这是必备的。另外,金融数学方面与经济理论数学又有些不同,如果想通吃,当然要求高一些。但我个人觉得,除非个人天资禀赋极好,否则这两方面都精通的人不多见,搞好一个方向已属不易。
总之,我谈的是学习法,你说的是研究法,二者不一样。也就是能看懂解题过程,和你自己能独立解题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但,不是每个经济学家都必须搞模型的。
这是好多人的一个好大的误区。模型必须充分建立在你对客观经济问题的了解和观察之上,然后用某些数学方法模拟出现实的你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因此首先一个是要有价值的现实观察,这必须建立在你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充分的,甚至是细致入微的了解基础之上,而这个部分根本用不到很高的数学,这需要你做很多调查和点睛之笔的敏锐洞察力,之后先有文字为主的描述和概括,这就是我所谓的经济本身为大的含义。有了这个观察和理解,第二步才是你能否用数学工具加以概括和模拟,如果能,这才是成功的经济数理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通论,统统仅止步第一阶段,但已经成为经典!一个人很难做到这两方面,但做到前者的已经可以称之为经济学家,仅做到后者的可以称之为工匠,二者都成功做到的就是大仙,等着诺奖吧。
现在发论文,基本上关注的是后者较多,这是经济学方面争议最多的地方,因为实践证明,非常多的对经济问题的洞察和语言描述,无法用人类已知的数学工具加以模拟,这是人类的能力所限,数学能力也许无限,但人类掌握的数学能力却有限。但为了发文章,现在很多人都在把自己培养成为工匠。结果就是为了能用数学,而舍弃对现实洞察的很多内容,为了模型而模型,这是现在经济学发展的入魔之处。
国内这么发展下去,恐怕永远出不了诺奖,也就是永远不会有世界公认的经济学原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