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7805 12
2010-03-19
古代有贝壳做货币,我有些不解。
    是这样的,如果用贝壳做货币,那不是在海边的人,都非常富有吗?而远离海的人都有可能见不到货币吗?(要知道,在古代没有好的交通工具,有的官员上任,要走一年半年的,好几个月,都是常事啊!)这对于远离海的人,这不是一种不公平吗?而且,对于货币的流通,不是也没多大帮助吗?困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19 15:03:2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5:12:01
当然我们没有生活在古代,无法确切知道古代人的想法,但是可以略略揣度一下
贝是目前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货币,在还没有什么贵重金属说法的时期,贝壳绚丽的外表无疑可以称的上是珍贵的物品,而且贝壳不大,便于携带,便于计数,因此成为了最早的货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限的贝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还有包括你说的,离海较远的地区难以获得海贝,所以就出现了其他的货币,即以陶、石、铜等仿制贝型,作为货币。
所以说,货币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诚然用贝壳作为货币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作为最早的货币,想必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为奇。后来的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于是货币变得越来越完善,直到今天。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补充一点,就你所说的官员问题。。。贝壳作为货币,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商朝就已经开始变革了。。。所以这个问题实际是不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5:13:11
古代的时候交通极不便利,对于内陆国家来说贝壳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可以当做一般等价物使用。局限性肯定有的,这也是贝壳不能成为一种成熟的货币的原因,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5:37:26
大一的时候看《中国货币史》的时候有点印象,上古时代的贝币不是天然的贝壳,是某个特定的种类,而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也就是说,不是沿海地区的人随手找来的贝壳都可以作为货币使用的,这也就避免了沿海地区会有大量“财富”的现象。


其次,对于“财富”的理解,并不是手中拥有多少“币”,如果某个地区的贝币泛滥,而可用的物资稀少,比如缺乏粮食、牛羊,那么这个地区也算不上富有,反而当地的货币会不值钱,说不定这个地方一斤粟米要用500朋(单位)贝币来交换,而农业发达的黄河中游华夏地区一斤粟米只要50朋。说白了就是要理解“钱多”并不意味“财富多”。
上古时期,对我国而言是夏商时期,商品经济几乎没有形成,在极个别富庶的农业生产区才有使用广泛贝币的条件,并不具备大范围的流通条件,比如,黄河流域、云贵地区等不同地区使用的“货贝”的形式并不一样,也就是说某几个部落承认某一种形制的贝壳,另外几个承认另一种形制的贝壳,某一种贝币在那个时代并没有作为广泛、普世使用的一般等价物,只是在小范围内使用。
在当时,那种漂亮的小贝壳,大小一致,光滑轻便,又不能够随意得到,具有了在特定时代作为货币的自然属性

但到科技水平进不到人们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时候,自然就有了铸币,比如秦代的“半两”钱、汉代的“五株”钱,以及唐代后盛行的“通宝”钱,但但这种铸币的使用也不是一直通行的。比如而战乱的时候,官府无力监管,各地私铸货币;或者朝廷自发通货膨胀,宋代曾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币值不靠谱,百姓既不信任铸币,也不信任纸币,只好以物易物,牛羊换粮食,布匹换器皿了。

再者,货币的流通要注意地域限制。比如中古时代隋唐与波斯有商贸往来,长安可以见到波斯金币,并不是因为“开元通宝”与“波斯金币”之间有汇率存在,而是因为金币的本质是贵金属,而贵金属最为货币的道理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更好的例子是“丝绸之路”,之所以成为“丝绸之路”,正式因为唐与波斯商贸交往的过程中,丝绸即作为商品也作为货币。这似乎不容易理解,但想想古代收税的时候,农民要交丝绸、布匹,“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描述的就是平民缴纳租税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布帛就是作为“货币”的角色的。

我个人的理解,你的疑问可以用两个词回答:

1、“时代”。考虑上古时代,和中古时代的不同。官员上任调动,明显是中古和近古的事情,上古时代的王国也就丁点大。宋元以后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已经远远超越那个原始的时期了,那个时候的货币自然也就不是贝币嘛,甚至有“交子”这样的纸币嘛。

2、“范围”。大范围的流通和小范围的使用是不同的概念。比如在监狱这个封闭的系统,香烟也成为“货币”,犯人用香烟交换物资的现象常有,周润发的电影里不是有这样的情景吗。

萨缪尔森先生的书里不是也讲过,有个岛上,岛民们使用“石轮子”作为货币的吗?

看来要理解这种“奇怪”的现象,要结合当时、当地,想想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些事情也就好理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9 15:39:42
楼主有空可以看看中国货币史之类的参考资料,我国的古代金融发展道路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的。比如贾谊谈币制改革中谈到的某些货币现象,比西方的格雷欣法则的提出早了1600多年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